手機看中經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經濟日報:論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2017年12月13日 07:51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金里倫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我們黨不斷前進、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凸顯貫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清晰的思想脈絡,成為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一個重要理論支點,為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指明了方向。

  為了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是共產主義價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生動體現和精辟表達

  向往美好生活,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追求。歷史上,無論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還是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眾多中外先哲都曾做過大量思想探索。然而,美好的向往與社會的現實,始終存在難以彌合的巨大差距。及至近代,當資本主義在西方興起,并用堅船利炮打開古老中國的大門,在亡國滅種的威脅面前,無論是追尋先賢的理想,還是立足現實的探索,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已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針對西方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的觀點,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寫道:既然按照斯密的意見,大多數人遭受痛苦的社會是不幸福的,既然社會的最富裕的狀態會造成大多數人的這種痛苦,而國民經濟學(一般是私人利益占統治地位的社會)又會導致這種最富裕的狀態,那么國民經濟學的目的也就在于社會的不幸。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立足前人思想,以唯物史觀揭示社會發展客觀規律,一針見血地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并不是理性的王國、幸福的樂園。

  100年前,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人民救亡圖存、謀求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從此在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縱觀我們黨96年來的偉大征程,在艱苦卓絕的不懈探索中,一個樸素而偉大的真理,始終指引我們執著前行。這就是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緊緊依靠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創造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的歷史偉業。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和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鄭重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時光荏苒,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過去5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作出精辟總結。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依靠人民的力量,使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把貧困發生率從10.2%降到4%以下;使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推動就業持續改善;使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提升,教育事業獲得全面發展;使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顯著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白云蒼狗有時盡,歲月變遷訴不完。177年前,在西方列強威逼之下,我們曾被迫以割地賠款的屈辱方式,為西方資本主義原始積累作出過不堪回首的“歷史貢獻”。今天,令世人矚目的偉大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已超過30%,當之無愧地成為全球經濟最為強大的動力引擎。

  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嶄新姿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5年來,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層次和根本性的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已成為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重溫近代以來歷史演進軌跡,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始終把人民作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正是共產主義價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生動體現和精辟表達。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新需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邏輯起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黨必須牢記,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精辟概括了我們黨的奮斗目標與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就要始終跟上時代前行步伐,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新需要。這絕不是僅憑個人熱情就能實現的奮斗目標,而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匯聚全體中國人民最廣泛共同意愿的偉大實踐。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曾經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他還說:“理論需要是否會直接成為實踐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為現實是不夠的,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我們從中不難看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不僅突出強調理論緊密聯系實際的重要作用,還高度重視理論創新對實踐的引導作用。

  過去兩百多年,源于西方的各種經濟學流派和學說層出不窮。不可否認,其中不乏給人以深刻啟迪的思想和學術成果。但在如何以相對稀缺的有限資源滿足人類相對無限的需求這道西方經濟學的永恒命題上,迄今仍然面臨許多深層挑戰。從微觀經濟學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其《經濟學》一書中,曾就需要和需求提出過這樣的觀點:經濟學家不僅僅關心人們需要什么,而且關心在他們的預算約束所給定的支出范圍和各種商品的給定價格下,他們選擇購買什么。這就意味著只有“預算約束”與“商品價格”實現統一,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而超出這約束條件的人們的需要,在經濟學意義上是不能滿足的。從宏觀經濟學看,以往學者們用實證方法研究經濟增長中的總需求問題,通常難以繞過經濟增長啟動的條件、時機和需求結構均衡變動等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往往又成為持續擴大需求的現實約束。由此推及到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發展需要,這一源于經濟學又超越經濟學的理論命題,囿于狹義的經濟學理論范疇,同樣無解。

  然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絕不是僅僅為了滿足人們溫飽、小康基本需求,獲取一個“及格分”,而是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作為一個永恒目標,“上不封頂”,并為此不懈奮斗。正視矛盾的客觀存在,沖破“需求約束”的思維窠臼,迫切需要創新的科學理論為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這一重要理論命題上,從經濟哲學的高度,把人類現實生活基本需求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新需要有機統一起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啟了理論與實踐探索的新空間。

  概括地講,就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相互作用、辯證統一,構筑起新時代發展思想的重要理論內涵;以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作為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原則。在新發展理念統領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內因從量變到質變,使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從不均衡到均衡,并將其有機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通過新發展理念、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良性互動,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不斷滿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要求;持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人民美好生活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可以清晰看到,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的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的重要基石。換言之,惟有緊緊圍繞為了人民、服務人民,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人民意愿相統一的精神實質,真正領悟其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豐富而深刻的理論內涵。

  牢牢抓住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不斷解決社會主要矛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論斷,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主攻方向。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是不斷提出和解決一定歷史任務的過程。一定歷史任務的提出,是社會矛盾運動客觀發展的必然結果。正如恩格斯曾經指出的那樣,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回顧改革開放近40年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可以清晰地看到,社會發展帶來一系列矛盾的深刻變化。經濟領域,在生產力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同時,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創新能力和實體經濟水平等已不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社會領域,在物質財富持續大量增加、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的同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凸顯,社會文明水平和脫貧攻堅任務亟需邁上新臺階……種種跡象表明,面對人民日益廣泛的美好生活需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主要制約因素。

  按照西方經濟學的傳統觀點,讓一個人的境況變好時不能讓另外一個人境況變壞,即“帕累托最優”。這被視為公平與效率的“理想狀態”。然而,發展的現實很難達到“帕累托最優”。比如,同一地區不同企業,即使產量不變,其生產要素投入的增減比例也不會完全相同;不同地區由于資源稟賦不同,發展水平同樣存在較大差別。至于窮國與富國之間的發展差距,更是無法回避的重大挑戰。面對世界難題,我們既不能簡單參照西方模式安于現狀,更不能放任“資本壓低工資的天性”,用抑制人民需求的“減法”去彌合深層矛盾,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尋求治本之策。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和神圣職責所在。著力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必須更好發揮黨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協調各方強有力的領導作用。在解決矛盾的思想方法上,要牢牢把握“變”與“沒有變”的辯證法。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必須與基本國情統一起來,切忌好高騖遠、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形式主義。即使將來我們達到很高的發展水平,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也不能丟。在解決矛盾的路徑選擇上,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匯聚民智,最大程度激發民力。要緊緊依靠人民的共同創造,把發展目的與發展成果統一起來,把發展的質量效益與共同富裕的目標追求統一起來,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融為一體,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各歸其位。

  在實踐中,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要面向未來謀發展。把創新作為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緊緊圍繞經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要著眼于全國一盤棋謀發展。從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出發,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加快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要心系子孫后代謀發展。下大氣力扭轉各類環境污染帶來的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要面向經濟全球化時代潮流謀發展。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要為實現共同富裕謀發展。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在發展中,既要補齊民生短板,不斷把“蛋糕”做大;更要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共同富裕。惟此,才能有效規避市場自發調節導致貧富差距拉大,逐步緩解和消除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所帶來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舉全民之力的偉大事業。回顧過往,儒家倡導“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天下大同理想,言猶在耳。立足當下,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福祉目標,催人奮進。面向未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華兒女勠力同心追求美好生活新需要的偉大實踐,必將會以更加炫目的光彩照耀中國、影響世界。(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里倫)

 

相關專題:領航新征程 

 

(責任編輯:劉江)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午夜 | 日韩中文字幕理论在线 | 亚洲人成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99在线精品一区欲臀 | 亚洲中文字幕网站 |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