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和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就“‘十三五’開局之年衛生計生改革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圖為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瀟瀟 攝
中國人口報記者:
我的問題想請問王賀勝副主任。“以藥補醫”在我國已經持續很多年了,今年總理提出要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我想問的是,全部取消藥品加成有什么背景,在我國整個醫改的版圖中處在怎樣的位置,我們應該怎樣實現呢?謝謝。
王賀勝:
首先,我要感謝媒體朋友對醫改工作的關注和重視。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2017年要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這意味著我國公立醫療機構將徹底告別“以藥補醫”的時代。
改革前,公立醫院是通過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貼這三個補助渠道。改革后,我們就取消了藥品加成,變成了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核心是破除“以藥補醫”的機制,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目標是人民得實惠、醫務工作者受鼓舞、衛生事業得發展、黨和政府得民心。應該說,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改變以前的運行機制,還是很難的。因為它既涉及了深刻的利益調整,改的是體制機制,又涉及到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所以,我們說取消“以藥補醫”這個機制,是我們深化醫改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們今年最難啃的“硬骨頭”。
“藥品加成”政策是我國50年代困難時期實行的一個政策,當時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是,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藥補醫”逐步演化成為一種逐利機制,大處方、大輸液、濫用抗菌素等問題日益嚴重,推高了醫療費用,削弱了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損害了群眾的利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我們迫切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
2009年新一輪醫改以來,我們一直把取消“藥品加成”作為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的切入點和突破口。2011年在所有政府辦的基層公立醫療機構取消了藥品加成。2015年在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取消了藥品加成。2016年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全部取消了藥品加成。應該說,我們逐步取消藥品加成,每年降低藥品費用,公立醫院的藥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40%,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群眾的醫療負擔。據今年不完全統計,預計將再次為群眾節省藥品費用600-700億元。
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補醫”的機制,必須堅持三個原則:第一,必須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毫不動搖地把公益性寫在衛生事業發展的旗幟上。第二,必須堅持“三醫聯動”打出“組合拳”,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第三,必須堅持合理的利益導向和激勵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醫務人員的主體作用。
剛才問到怎么去實現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我想,重點是要按照“騰籠換鳥”的思路,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路徑破除舊機制、建立新機制。騰空間,就是要開展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要擠壓藥品價格的虛高水分,還要開展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來激發醫院和醫務人員合理用藥、控制費用的內生動力。調結構,就是把降低藥品價格、規范醫療服務行為騰出的空間用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要把檢查檢驗的價格降下去,把服務的價格提上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的價值,優化醫院的收入結構。保銜接,就是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助,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助政策要同步跟進、無縫對接,確保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
在這些方面,我們已經有了實踐經驗,福建的三明和安徽的天長等地都已經趟出這樣一條路子,走出這樣的一條路徑,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除此之外,還要充分保護和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醫療行業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責任擔當重,不同于一般行業。針對當前醫務人員最關心的薪酬待遇、發展空間、職業環境等問題,我們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積極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的改革試點。還要健全醫務人員績效考核制度,切斷醫務人員與藥品、耗材等利益聯系,保證醫務人員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還要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醫務人員的培訓培養制度,拓寬職業發展空間。另外,還要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