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經濟日報“接力走長征 共筑中國夢”系列采訪手記

2016年10月21日 06:38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江西瑞金

    山歌聲聲唱真情

 

  82年前,長征從中央蘇區出發,如今,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也在瑞金市正式啟動

  “哥哥出門當紅軍,笠婆掛在他背中心。流血流汗打勝仗,打掉土豪有田分……”江西瑞金葉坪革命舊址群的紅軍烈士紀念亭里傳來悠揚的山歌聲。

  唱歌的是周含笑和她的客家山歌微信群里的小伙伴們。“唱山歌是我們瑞金的傳統,這里的山歌就是紅歌,唱的就是老表和紅軍心連心。”周含笑一臉激動。

  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所在地,瑞金被稱為“共和國的搖籃”。

  紅軍和老表間的拳拳真情,在瑞金的革命舊址中俯拾皆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小學課本中的這句話耳熟能詳,說的正是瑞金市沙洲壩村“紅井”的故事,1933年9月,毛澤東主席帶領紅軍戰士,在這里為百姓打了一口直徑85厘米,深5米的井,結束了沙洲壩的老百姓飲用臟塘水的歷史,這口井也被老表們親切地稱為“紅井”。

  83年過去,“紅井”的水依然清澈甘甜,山歌里的“心連心”也有了新的內涵:帶領老區人民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的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瑞金市葉坪鄉黃沙村華屋小組是遠近聞名的紅軍烈士村,當年這個只有43戶的小村里走出了17位紅軍戰士,他們在參軍前,在小村背后的蛤蟆嶺上每人種下了一棵松樹。后來,17位紅軍戰士全部犧牲在長征途中,村里也把這片松林稱為“信念樹”。“信念樹”見證了小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村中勞動力缺乏,村民文化水平低,加上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落后,直到2012年4月,119戶華屋人里還有56戶貧困戶,全村沒有一家有衛生間,有90戶沒有電視機,83戶沒有電飯煲。”黃沙村駐村干部危媛媛頗為感慨。2012年7月,《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貼心政策支持老區人民奔向新生活。“土坯房改造,政府給每家提供了5萬元貼息貸款,還給我們爭取了低價建筑材料,外面水泥330元一噸,我們買才260元。2014年,我家在250平方米的新房里過上了春節。”57歲的村民華小平告訴記者。

  四排整整齊齊的小樓讓華屋村民住上了“沒想過的新房子”,但住得上,還要住得起,過得好。華屋小組在紅軍祠堂里的脫貧公示牌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煥林,聯系辦理產業貼息貸款3萬元,發展養蜂24箱;楊小聰,提供蔬菜種植培訓;羅嗣東,幫助養殖肉牛3頭……”他們都在今年元月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黃沙村黨支部書記黃日生表示:“每個人的路子不一樣,家家戶戶都要富起來,華屋現在種了300畝油茶,203畝大棚果蔬,養殖中蜂140箱,去年產值達到了460萬元。”華小平家里擺滿了包裝好的蜂蜜:“今年我家光賣蜂蜜,銷售就能超過10萬元。”

  “唱黨唱祖國,蒸蒸日上向前進,全國人民大團結,小康步子蠻鏗鏘,齊心協力奔小康。”華屋人寫下新山歌,山歌聲聲唱真情。

  文/本報記者 陳 靜

  廣東樂昌

  星星之火點燃創業激情

  紅軍當年的“星星之火”讓樂昌人看到了翻身做主人的希望,今天樂昌人用“星星之火”點燃了脫貧創業的激情

  1934年秋天,一支舉著紅色旗幟的隊伍從廣東樂昌五山鎮北面的五指峰穿越下來,隊伍浩浩蕩蕩,綿延數公里。在接下來的數日里,這支紅軍部隊克服了重重困難,戰勝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順利通過樂昌,突破了敵人設置的第三道封鎖線,繼續西進,為革命最終勝利保存了有生力量。

  幾十年過去,一個個感人的紅軍故事在當地流傳,紅軍精神也激勵著這片大山中的人民艱苦奮斗、創造幸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老人們從小就給我們講紅軍故事,受紅軍精神熏陶,我也希望能為家鄉發展做一點點貢獻。”星火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百雄是五山鎮石下村人。2014年,陳百雄租用了石下5個自然村300多畝當年紅軍曾經露宿過的荒地,將荒田開墾為梯田,并在這些梯田上種植水稻。荒山雖然變了裝,但要靠單一種田的老路子,帶動鄉民增收卻不現實。在外務工積累了豐富市場運營經驗的陳百雄想出了用互聯網與本地的優勢資源相結合的模式來盤活農業。

  他推出了“五山梯田田園主人”項目,將梯田租給珠三角居民,用認租者的網名命名梯田“田園主人”。這樣,珠三角居民出錢認租田,合作社雇傭當地村民種植、管理田地。當地村民可以在自己家鄉獲得收入不錯的工作機會,田園主人則能獲得放心的綠色大米。

  當地退伍軍人張求華,受到當年紅軍用竹子裝水、裝酒的啟發,創新經營起了竹筒酒產業。張求華將釀制出的米酒注入自然生長的毛竹竹腔中,讓酒充分吸收竹子的水分營養,自然生長到一定時間再進行砍伐、銷售。如此一來,既走出了一條致富的新路子,又幫助傳統的竹子產業提升了附加值,原本銷售七八元一根的竹子,如今綜合收益可達15元,因此增收的村民多達58戶。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就是粵北小城樂昌的真實寫照。紅軍當年的“星星之火”讓樂昌人看到了翻身做主人的希望,在長征精神的傳承下,今天樂昌人又用“星星之火”點燃了脫貧創業的激情,在奔小康的康莊大道上奮勇向前。

  文/本報記者 王軼辰

  湖南通道

  深山小城的果敢與擔當

  通道轉兵,紅軍從此步入了一條希望的大道

  “通道縣自古有‘通道不通’的說法,”侗族姑娘小鈺笑著對記者說。小姑娘此言不虛,通道縣地處湘桂黔三省交界處,地廣人稀,素有“南楚極地”、“百越襟喉”之稱。

  從北京出發,我們坐了近12個小時的車,難免困倦。但在這曾經用腳步丈量信仰的土地上,誰都不敢輕言辛苦。一路上崇山連峻嶺,我望著車窗外連綿的山影,思緒起伏。歷史真是神奇,這樣一座深山小城,見證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轉折。

  翌日,我們到達通道會議舊址—恭城書院。這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一座侗族古書院,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書院坐東朝西,由門樓、兩棟齋舍、講堂四部分構成,由正中一條通廊串連成一個整體,四周砌青磚作護墻,幾位工人正在修補古老的木樓。

  如果時光倒流到82年前,站在同樣的位置,會看到什么呢?我開始想象:1934年12月的通道縣,山坡上、樹林里、道路旁,疲憊的隊伍前不見頭,后不見尾。野炊的濃煙、傷病員的呻吟、戰馬的嘶鳴……出路,到底在哪?

  出路在哪里?這也是毛澤東等人苦苦思索的問題。經過湘江一役,紅軍元氣大傷。12月12日,在恭城書院里舉行中央負責人緊急會議,討論紅軍行軍方向。會議紀念館解說員指著會場擺設說:“毛澤東就坐在這個位置,當時他并不是紅軍的領導核心,只是列席會議。”毛澤東西進貴州的建議遭到了博古、李德等的反對,但得到了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等人的贊同。

  會議只開了一天。翌日凌晨,在幾路追兵迫近的情況下,軍委縱隊匆匆離開了通道,但從此有了“通道轉兵,中國轉運”的說法。湖南省文博副研究館員胡群松動情地說,“通道”對紅軍而言,的確自此步入了一條通天的大道。因為通道轉兵,才有了后來在中國歷史上光輝奪目的遵義會議。

  通道是一片紅色沃土。1934年中央紅軍經過通道,雖然不過7天7夜的時間,卻留下了大量珍貴的“紅色印記”。恭城書院、紅軍街、紅軍橋、小水戰役遺址、梨子界戰役烈士墓……通道的紅色革命遺跡舉不勝舉。

  而紅軍留下的實事求是、勇于擔當的長征精神,會一直在人民中間口口相傳、歷久彌新,成為通道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文/本報記者 林紫曉

  重慶綦江

  有紅軍的地方就有念想

  這里是紅軍長途跋涉中的一個短暫駐腳點,留下的點點滴滴卻成為一方久久的念想

  沒有誕生過生死攸關的決定,沒有發生過驚心動魄的戰役,沒有留下廣為稱頌的故事。綦江,在紅軍行走的兩萬五千里宏偉地圖上似乎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它是紅軍長途跋涉中的一個短暫駐腳點,匆匆而過,留下的點點滴滴卻成為一方的念想,傳唱至今。

  為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中央軍委于1935年1月20日制定渡江的計劃,兵分兩路進發。一路由毛澤東等率領中央縱隊從桐梓城北翻馬陵崗進入赤水;一路由周恩來等率紅一軍團從松坎進占綦江石壕,造成佯攻重慶之勢,牽制川軍兵力。

  “石壕哪年不過兵,過兵百姓不安寧,唯獨當年紅軍過,一來一去很清靜,不拿東西不拿錢,走時地下掃干凈。”石壕最津津樂道的是紅軍的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當地百姓至今還口口相傳這樣一個故事,1935年1月20日清晨,寒冬的霧氣還沒散去,石壕場上的居民打開家門,看見大街上睡滿了紅軍戰士,有的蜷縮在街角,有的依靠在屋檐下,有的直接躺在大路邊。即便是后來受主人邀請入住,紅軍也是自帶炊具、鹽、米,自己挑水、劈柴,盡量不給別人添加麻煩。

  像是一股清新的風,紅軍的向上精神與泰然正氣喚醒了小山村對紛繁戰事的麻木不仁,石壕人抱以最真誠的熱情歡迎紅軍的到來,端茶遞水、借屋住宿、引路開道。

  紅軍長征過綦江,前后不過短短七天,像一次過境式的穿插,卻留下難以忘卻的記憶。今天,曾經的小山鎮石壕已經成為生態旅游名鎮。和石壕一樣,那些紅軍爬過的山脈,蹚過的河流,走過的城市,住過的小鎮,都將繼續見證著這塊偉大土地上的滄桑巨變。

  文/本報記者 李華林

  貴州遵義

  長征在血脈中

  遵義會議,讓遵義成為貴州知名度最高的城市

  因為遵義會議的緣故,遵義一直是貴州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不夸張地說,有人不知道貴州,卻知道遵義。在1978年的全國高考地理試卷上,第一道題目即是“歷史文化名城遵義位于我國哪個省的北部”。

  在遵義的采訪,是從遵義紅軍烈士陵園開始的。陵園位于遵義市內的鳳凰山南麓的小龍山上,與當年紅軍鏖戰的老鴨山遙遙相望。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沿著青石鋪就的臺階拾級而上,沒多久就到了雄偉的烈士紀念碑前。紀念碑建于1984年,是為遵義會議召開50周年而建。

  碑的正面,印刻著“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系鄧小平同志1984年11月2日題寫。碑的外圍是一個直徑20米、高2.7米,離地面2米的大圓環,圓環外壁上鑲嵌著28顆閃光的星,象征著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奮斗,取得了全國政權;圓環內壁是4組漢白玉石浮雕,內容分別為“強渡烏江”“遵義人民迎紅軍”“婁山關大捷”“四渡赤水”……

  在紀念碑的后面小山坡上,安放著鄧萍烈士的遺骸。鄧萍烈士是在1935年2月紅軍第二次攻占遵義城的戰斗中光榮犧牲的,時任紅三軍團參謀長。在鄧萍墓左側的不遠處,有一面刻滿烈士名單及職務、犧牲時年齡等信息的青石墻壁,烈士最年長的58歲,最小的僅有13歲。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正是有了無數革命先輩的犧牲,才有了革命的徹底勝利,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到遵義,位于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的遵義會議會址,是必去的地方。走進這座享譽世界的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沿著木質樓梯,登上會址二樓,在一間僅有27平方米的小房間里,18張藤木椅子安靜地圍繞著一張赭色長桌。仿佛那場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重要會議,剛剛結束。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

  此后,中國工農紅軍展開機動靈活的運動戰,先后血戰婁山關、四渡赤水、過草地、越雪山,奔走二萬五千里,最終抵達陜北革命根據地,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

  在會址不遠處的遵義會議陳列館內,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在反映長征歷程的大型浮雕前,在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前,在一件件破舊的革命遺物前,在一篇篇發黃的革命文獻前,觀眾邊看邊聽,不時拍照。

  “我們黨如果沒有堅定的革命信念,沒有不怕犧牲的精神,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革命先烈身上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不斷奮勇前進。

  文/本報記者 吳秉澤

  云南威信

  紅色扎西的精氣神

  扎西會議是很多人知道的長征途中的大事之一,到了當地,還流傳著更多我們從未聽過的往事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1935年2月,中央紅軍長征集結扎西(今威信)11天,這期間召開了著名的扎西會議。記者在威信就聽到了幾個當地流傳的故事。

  其中,有一則講的是“出去三千回來兩人”的故事。“二月里來到扎西,部隊整編好整齊。發展川南游擊隊,擴大紅軍三千幾”,這是當年紅軍在威信時流傳下來的紅軍歌曲。從這首歌里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威信縣參加紅軍的人有3000多。但是據統計,解放后,當年參加紅軍又回來的只有兩個人。

  27日中午,我們來到威信縣荒田紅軍苗寨采訪。吃飯的時候,碰巧遇到了老紅軍肖發文的妻子鐘學勤和女兒。攀談中得知,肖發文的老家就在這個村子,而且,肖發文就是當年參加紅軍的三千多威信子弟中幸運地活著回來的兩個人之一。

  肖發文的女兒肖華雁說:“父親已經在2000年逝世了,享年84歲。今年回到父親的老家,主要是想帶著母親故地重游。聽父親講,跟隨紅軍離開家鄉時他只有17歲。當時,家里面很窮,父親挑煤到集鎮上去賣,回來的時候遇到紅軍,被叫去幫紅軍磨面。干活的過程中,發現紅軍很和氣,還給他們吃飯,覺得這支部隊不錯,于是把扁擔交給同伴帶回家,自己跟著紅軍走啦。他參軍后馬上就參加了婁山關戰役,等到拿著槍上戰場的時候,父親才發現,他實在是太單薄和瘦小了,比槍高不了多少。但父親從此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最后參加志愿軍到了朝鮮當了團長。從朝鮮回來,父親轉業到了四川綿陽一家軍工企業當廠長。”

  “在父親的記憶中,家鄉實在是太苦了,所以非常關心家鄉的情況。記得是在上世紀60年代,父親回老家看到家鄉的學校很破舊,心里很難過,回綿陽跟母親商量后,就把家里的大部分積蓄拿了出來,湊了7500塊錢寄給老家辦學校。”

  肖發文和妻子鐘學勤是在朝鮮認識并相愛的,算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侶。老太太今年已經88歲,一頭銀發,行動自如。在交談中,老太太思路清晰,表達清楚。臨別時,她握著我們的手,用強調的語氣對我們說:“人是需要一點兒精神的!”

  文/本報記者 周 斌

  四川古藺

  英雄河畔的正能量

  新聞人要向當年的紅軍學習,腳踏實地地站在革命老區廣大人民群眾中間

  二郎灘渡口、太平古鎮、二郎鎮天寶洞、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在古藺,一處處紅色印記訴說著當年傳奇的長征歷史。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古藺境內轉戰54天,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指揮了舉世聞名的四渡赤水戰役,取得了長征戰略轉移中極具決定意義的勝利,創造了戰爭史上的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今年90歲高齡的戴光乾老人,當年只有9歲。他告訴記者,當年紅軍說他們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是給老百姓帶來好日子的,還開倉分鹽給老百姓。紅軍和老百姓血濃于水,當地老百姓也越來越歡迎紅軍。

  赤水河,既是一條“英雄河”,又是一條“美酒河”。80多年前,紅軍在古藺血戰突圍,在這里留下了蕩氣回腸、驚心動魄的一頁;80多年后的今天,當地干部群眾繼承長征精神,構建以酒業為引領的經濟發展體系,譜寫出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穿過歷史的烽煙,古藺干部群眾將長征精神內化為一種信仰,外化為一種正能量,埋頭苦干、奮發圖強。他們充分發揮赤水河谷優質醬酒原產地優勢,全力打造以郎酒為龍頭,水口醬酒園、仙潭、中小酒企為支撐,二郎—太平—水口—永樂—土城為產業帶,優勢優先、集群集聚的酒業發展新格局。

  采訪的路上,我也在不斷思考:作為一名中央黨報的記者,該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更好地發揚長征精神?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當我們的雙腳踏踏實實地站在廣袤的農村土地上,站在長征革命老區廣大人民群眾中的時候,我們新聞記者的根才會扎得更深,心會更真,路才會走得更寬、更遠。

  文/本報記者 溫濟聰

  甘肅哈達鋪

  哈達鋪里的新網事

  走在新長征的路上,我思考最多的是幫助紅軍走過的地方擺脫貧困

  我們到達哈達鋪鎮是2016年9月23日,而黨中央率領的紅一方面軍是1935年9月19日到達的,離開是9月22日。可以說,81年了,我們在同一個季節同一個時段,走到了同一個地點。

  和當年的紅軍一樣,我們到達哈達鋪時也是很高興的,經過一夜的火車及6個小時的長途車,終于吃上了一頓熱騰騰的飯—當地最常見的羊肉面片。81年前,哈達鋪對于長期跋涉在荒涼地域的紅軍來說,也已是繁華的大城市。“大家要食得好”的口號傳遍了整個部隊,各個連隊伙食單位都割雞殺鴨,屠豬宰羊,大家喜氣洋洋。

  哈達鋪還是那個哈達鋪!

  初入這里的街道,小商品市場、羊肉飯館、兩三層的小樓和低矮的民宅,往日集貿的繁華依稀可見。郵政代辦所、張家大院、同善社、關帝廟······這些當年紅軍留下了深刻歷史印記的地方,和現在的商貿街和諧地連成了一體。就是這條哈達鋪鎮的主街,因為有著這些珍貴的歷史烙印,而被經濟日報原常務副總編輯羅開富在上世紀80年代重走長征路時,把它稱作“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第一街”。

  一個個舊址述說著那段崢嶸歲月,如今這里依然是哈達鋪的主商業街,人們走在這條主街上,走在奔向小康的路上。80年往事如煙,如今的哈達鋪、宕昌,“網事”如潮。

  在宕昌縣及哈達鋪兩天的采訪,記者注意到,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在互聯網大潮中越來越如魚得水,“網事”風生水起,藥材業、旅游業等都因為互聯網而走出了大山,“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絡里的近在咫尺”。

  走在新長征路上,我思考最多的是,為什么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依然還是那么貧困?在哈達鋪、在榜羅鎮、在會寧、在六盤山,看到當地百姓這么努力,甚感欣慰。

  為何貧困,需要客觀地看。首先,也是主要原因,這些地方天賦都很差。當年紅軍走的都是人煙稀少的地方,農作物基本“望天收”。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確實“欠賬”較多,該修的路要修,該通的電、自來水要通,該改善的學校要建,該有的醫療要有保障。精準扶貧就在于這樣一家一戶、一件件地去落實,在于基層干部的精細工作。

  在全面小康的路上,這些為今天的祖國昌盛作出過生死貢獻的革命圣地,一個都不能掉隊。

  文/本報記者 陳學慧

  陜西吳起:

  昔日吳起鎮 今天綠染城

  吳起鎮,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的地方

  暮色四合。

  吳起縣鐵邊城鎮,1935年10月18日下午5點多,中央紅軍就是從這里進入陜北。經過一路艱難跋涉,翻越雪山、跨越草地,一路征戰,當他們在西北的山川間行走,知道很快就會進入紅色的蘇維埃土地,心中的感觸很難想象。

  81年后,也是金秋十月,記者幾乎在同一時間段來到鐵邊城。已過了寒露時節,一早一晚備覺寒冷。當時,不少戰士穿的還是單衣。那時,吳起鎮僅有11戶人家,人煙稀少,根本無法滿足大部隊7000多人的住宿問題,許多領導人只能露宿在野外。謝覺哉同志曾寫下這樣的詩句,“露天麥地覆棉裳,鐵杖為樁系馬韁。穩睡恰如春夜暖,天明始覺滿身霜”。詩句中,體現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令人欽佩。

  吳起鎮,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的地方,也是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來到吳起,行程兩萬五千里。傳承長征精神,是當地干部群眾堅守的信念。

  還記得那首“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的歌嗎?“一道道的山來呀一道道水,咱們中央紅軍到陜北”,在陜北,行進在一道道山梁間,看著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原,你會感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會感慨這里干旱少雨的自然環境并不適宜人類生存。

  飽受生態惡劣之苦的吳起,痛定思痛,開始書寫綠色篇章。

  吳起是全國退耕還林第一縣。從1999年至今,吳起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面積達249萬畝,先后被授予“全國退耕還林試點示范縣”“全國退耕還林先進縣”“全國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等榮譽稱號。

  退耕還林,談何容易!榮獲全國植樹造林先進個人的閆志雄深知其中甘苦,他是吳起鎮南溝村黨支部書記,已擔任村支書20年。他回憶說:“難!這里的農民以前都在山上放羊,要改成全部圈養,另外,要把25度以上的坡地全部退出來,還要植樹造林。那會兒,每天晚上給大家開會講政策,白天帶著皮尺去量地。”到1999年底,國家給農民兌現了退耕還林補貼款,還給了種苗費,農民的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了。

  記者走進鐵邊城鎮河西臺村的農戶王富堂家,這位莊稼漢告訴記者,他是南莊畔村人,2011年移民搬遷到這里。“退耕還林好!我家六口人,人均退出7.8畝地,這些都是坡地,廣種薄收,過去每年最多收入1萬元,而且種地也很辛苦。”現在,他家退出的耕地全部種上了林子,這幾年,又種了山桃、山杏等果樹,今年,光是賣桃仁、杏仁,村里就有不少戶收入過萬元。他家由于缺勞動力,只收了離家近的果子,其余的送給鄉親們,僅這一項收入就有5000多元。搬遷出來后,他們一家三口在外打工,工資收入每月有6800元。去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3萬元。

  從“兄妹開荒”到“兄妹種樹”,陜北的變化讓人欣喜。昔日紅軍走過的地方,老百姓的日子富了。浴血奮戰的紅軍將士們所夢想的一切,今天正成為現實。

  如今的吳起綠染山川。秋風瑟瑟,遠山已有紅葉隨風搖曳。行走在這高山大川之間,一幅大美中國的畫卷就在眼前。

  文/本報記者 王 晉

(責任編輯:王炬鵬)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鲁丝片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亚洲中文色资源 | 亚洲日本欧洲精品 | 亚洲福利网入口久久 |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