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極不平凡之年,我國經濟交出耀眼答卷,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雄辯的事實證明,面對風險挑戰,我們有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去應對,有足夠的底氣、能力、智慧去戰勝。而貫穿其中的根本方法,就是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這是我們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規律性認識。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苯衲暌詠,無論是經濟下行的“壓力測試”、疫情汛情的“突發加試”,還是外部環境的“逆風逆水”,都說明發展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以此為基點,回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程,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克服困難中成長壯大、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不變邏輯;準確把握“!迸c“機”的辯證關系,是永恒的發展課題。
面對困難與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科學研判形勢與任務,分析評估危局困境的根源、形式、態勢和可預見的后果,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及時捕捉和發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要害,果斷制定有效應對的大政方針與有力舉措。這種對“時”與“勢”的正確認知和從容把握能力,蘊含著堅持系統謀劃的治理智慧、兼顧當前長遠的辯證思維、堅守包容發展的政策理念,體現了見葉知秋的敏銳、寬廣獨到的視野、未雨綢繆的遠見。
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既體現在開局起步,也體現在所面臨的當前國際格局的深刻調整,又體現在國內經濟結構性、周期性、體制性問題的集中呈現;闄C,應對變局,還是需要我們憑借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乘勢而上、勇開新局。
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作出科學部署。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作用的同時,也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每一項部署,都是跟著問題走、奔著問題去,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力求實現變革突破。
每一項部署,都有新任務、新要求,需要定力與勇氣,更需要膽魄與智慧。“略裕于學,膽經于陣。”在這方面,各級領導干部要站位全局、立足實際,在實踐的風口浪尖中磨礪和錘煉,增強發現問題、見微知著的敏銳性,保持一往無前、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創造性,注重統籌兼顧、全面協調,爭做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里手,進一步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繼續在人類的偉大時間歷史中創造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時間。(經濟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