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提問討論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中經在線訪談”。我們本期很榮幸地請到了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副局長盧永軍,就鄉鎮企業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的發展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12-24 14:37]

  主持人:盧永軍,男,現任農業部鄉鎮企業局(農產品加工局)副局長,新農村發展戰略專家, 長期從事鄉鎮企業、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的政策理論研究和管理工作。 [12-24 14:39]

  主持人:您好,盧局長。 [12-24 14:41]

  盧永軍:您好。 [12-24 14:41]

  主持人:您是第一次到我們網站作客在節目開始前,先跟各位網友打個招呼。 [12-24 14:41]

  盧永軍:各位網友大家好! [12-24 14:42]

  主持人:“十一五”剛剛過去,現在開始“十二五”時期。在這個重要的特殊階段,我想請問您我國鄉鎮企業主要有哪些突出成就,給我們介紹一下。 [12-24 14:42]

  盧永軍:“十一五”時期,我國廣大鄉鎮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休閑農業企業自覺服從國家宏觀調控,努力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具體體現在六個方面: [12-24 14:43]

  盧永軍:1、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提升。一是在國民經濟和工業經濟的地位上升。2009年鄉鎮企業增加值93532億元,比2005年增長85.1%,年均實際增長12.3%;其中工業增加值65110億元,比2005年增長82.6%,年均實際增長12.0%。2009年,鄉鎮企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5年的27.7%上升到28.1%;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46.8%上升到47.1%,分別提高了0.4、0.3個百分點;二是對就業貢獻增加。從業人員15588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18.8%上升到20.0%;其中,吸納城鎮下崗失業人數683萬人,比2005年增加53萬人,增長8.4%。三是對縣域經濟支撐作用增強。鄉鎮企業在縣域經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縣域經濟中鄉鎮企業在地區增加值和工商稅收中的比重普遍達到60%左右,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 [12-24 14:44]

  盧永軍:2、二三產業發展迅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一是三次產業結構優化。2009年,鄉鎮企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873億元、71351億元、21344億元,分別占鄉鎮企業增加值的0.9%、76.3%、22.8%。二是規模工業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2009年,全國鄉鎮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9146億元,年均實際增長16.5%,占全部鄉鎮企業增加值的比重52.5%,比2005年提高9.1個百分點。三是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十一五”以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一直處于兩位數成長的快速增長區間,在總量擴漲的同時,增長方式轉變的步伐加快,對經濟與社會的貢獻日益突出。2009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完成增加值15315億元,比2005年增長112.8%,年均實際增長16.3%;占規模以上鄉鎮企業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31.2%,就業人數從2005年的2049萬人到2009年的2525萬人,增長了23%。成為鄉鎮企業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12-24 14:45]

  盧永軍:四是第三產業加快發展。比2005年增長了92.2%,年均實際遞增12.4%,所占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中,休閑農業發展成為新亮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農家樂已達到150萬家,規模以上休閑農業園區超過1.8萬家。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過4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1200億元,帶動1500萬農民受益。休閑農業正在成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滿足居民休閑需求的民生產業,成為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擴大內需和壯大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 [12-24 14:45]

  盧永軍:3、區域結構逐步改善,產業轉移加快。2009年,中西部地區鄉鎮企業實現增加值29528億元,占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的31.6%,比2005年提高了0.8個百分點;東北地區實現增加值9062億元,占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的9.7%,比2005年提高0.8個百分點;東部地區實現增加值54942億元,占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的58.7%,比2005年下降了1.6個百分點。 [12-24 14:46]

  盧永軍:4、鄉鎮企業園區經濟快速發展,產業集聚水平進一步提高。2009年,全國鄉鎮企業園區9712個,入駐企業775191家,從業人員2387萬人,比2005年增長19.8%;完成總產值101431億元,比2005年增長138.5%,占全部鄉鎮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5.5%,比2005年提高6個百分點。鄉鎮企業園區集中了不到全國3%的鄉鎮企業,實現的總產值超過全國鄉鎮企業總量四分之一,鄉鎮企業產業集聚水平大幅度提高,在鄉鎮企業集聚帶動下,促進了城鎮化進程,目前全國小城鎮已經發展到5萬多個。 [12-24 14:47]

  盧永軍:5、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人員素質進一步提高。截止2009年末,鄉鎮企業已建立技術創新中心和研發機構39550個,比2005年增長54.8%。目前,我國的專利轉讓中,約有60%被鄉鎮企業購買。2009年,鄉鎮企業從業人員中中專及技校以上文化程度人數達到3456萬人,比2005年增長68.9%,占從業人員的比重由2005年的14.3%提高到22.2%;具有初級及以上技術職稱人數達到1339萬人,比2005年增長67.4%,占從業人員的比重由2005年的5.6%提高到8.6%。 [12-24 14:47]

  盧永軍:6、對“三農”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力量。一是對農民就業的貢獻。2009年,全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比2005年增加1316萬人,年均凈增就業329萬人,比“十五”時期年均多增34萬人;鄉鎮從業人員占鄉村就業人員的比重達到33.3%,比2005年提高了3.9個百分點,成為農民非農就業的主要載體。二是對農民增收的貢獻。2009年鄉鎮企業支付勞動報酬17347億元,比2005年增長56.0%,年均遞增11.8%;農村居民人均從鄉鎮企業獲得的收入從2005年的1121元增加到1807元,增長61.2%,年均遞增12.7%,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35.1%,比2005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三是對農業農村的貢獻。2009年鄉鎮企業支農建農及補助社會性支出總額394億元,比2005年增長110.3%,“十一五”以來累計達到1100多億元,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技術裝備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12-24 14:48]

  主持人:您剛才提出了鄉鎮企業占全國的60%。應該說是很高的數字。既然它占這么高的比例,一定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您給我們介紹一下 [12-24 14:51]

  盧永軍:“十一五”時期,鄉鎮企業發展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時,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對于今后促進鄉鎮企業進一步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一是堅持強化政策引導,優化發展環境。 “十一五”時期,各地堅持把優化和改善鄉鎮企業的發展環境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紛紛出臺相關指導意見,規范行政行為,減輕企業負擔,為鄉鎮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把鄉鎮企業發展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地積極調整稅收政策,增加資金支持,加強產業集群建設,幫助開拓國內外市場,引導和扶持盡快走出了低谷。 [12-24 14:52]

  盧永軍:二是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改善農村民生。五年來,鄉鎮企業發展始終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方略,在發展中努力改善農村民生。通過大力開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積極參與現代農業建設;通過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實行產業化經營,引導和支持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與農民建立相對穩定的產供銷關系和利益共同體,促進農民增收;通過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住宅建設,培育先進企業文化和發展企業民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過向產業集中區和小城鎮集聚,培育和壯大主導產業,擴大集聚效應,促進小城鎮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 [12-24 14:53]

  盧永軍:三是堅持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鄉鎮企業始終堅持的重要方向。“十一五”時期,各地積極引導企業調整發展方向,轉變發展模式,加快轉型升級。通過產業政策引導企業逐步走內涵式發展的路子,注重智力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企業的發展,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引導企業由資源消耗型向節能環保型和開放創新型企業轉變;鼓勵和支持企業重視技術創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設備更新改造,重視人才培養和制度化、科學化的管理,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了產業升級的速度,提升了鄉鎮企業綜合競爭力。 [12-24 14:56]

  盧永軍:四是堅持發展園區經濟,實現產業集聚。實行產業集群發展,有利于促進要素集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資效益。“十一五”時期,各地始終堅持把推進工業園區發展作為鄉鎮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來抓。許多地方編制了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園區向城鎮集中,促進企業產業集約集群發展。湖北省確定了60個重點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了200多個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成長型產業集群;山東省銷售收入過50億元的產業集群90個,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47個。 [12-24 14:58]

  盧永軍:五是堅持完善服務體系,強化公共服務。完善的公共服務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十一五”時期,各地堅持把建立完善鄉鎮企業服務體系作為轉變職能的重要工作,搭建服務平臺,強化公共服務。加大融資服務,建設擔保體系,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臺,促進融資及服務產品創新;完善激勵機制,加大鄉鎮企業(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力度。實施“藍色證書”培訓工程,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加快人才培養。推動開展以電子商務平臺為主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搞好統計分析和經濟運行監測,為企業提供指導和服務。目前,全國各級鄉鎮企業培訓機構已經達到85000多家,江蘇省85%市縣均建立了鄉鎮企業服務中心,廣東省面向鄉鎮企業服務的信用擔保機構有近800家。 [12-24 14:58]

  主持人:的確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這些鄉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新時期發展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什么挑戰和困難? [12-24 14:59]

  盧永軍:因為鄉鎮企業和其他類型的企業一樣,它的發展過程中市場和外部環境都發生了變化,面臨很多挑戰。我認為第一個挑戰是國際貿易環境嚴峻。金融危機后,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貿易壁壘日趨體系化,國際貿易格局、匯率變化和出口退稅等存在不確定因素,鄉鎮企業產品出口面臨較大市場風險。 [12-24 14:59]

  盧永軍:二是要素制約影響日益突出。鄉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包括信貸、土地、技術、人才、原材料等各方面生產要素制約,融資難、用地難、技術瓶頸、人才不足、原材料及能源等資源趨緊,生產成本明顯增加,利潤空間大幅壓縮,鄉鎮企業改造提升的難度加大。三是節能減排壓力加大。一些鄉鎮企業發展方式仍然相對粗放,消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狀況沒有發生根本轉變,隨著產業和環保政策的要求不斷提高,鄉鎮企業面臨著減少資源消耗和環保治污的雙重壓力,轉型升級的任務艱巨。 [12-24 15:03]

  盧永軍:四是鄉鎮企業結構失衡。一、二、三次產業的比例還不夠協調,第三產業發展明顯滯后;區域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另外,大型鄉鎮企業吸納農民就業的能力有減弱的趨勢。五是鄉鎮企業自身素質仍有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技術裝備水平相對落后;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較弱;企業機制不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內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比較突出。 [12-24 15:06]

  盧永軍: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十二五”時期我國鄉鎮企業的發展也有很多機遇:一是政策環境的改善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十二五”時期,國家將著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千方百計擴大內需,放寬民營經濟的準入限制,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這些重大的政策調整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二是農業農村持續發展為鄉鎮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黨中央和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等重大戰略,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村民生逐步改善,農民收入增長較快,農村需求增長,為鄉鎮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2-24 15:07]

  盧永軍:三是產業梯度轉移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今后一個時期,國際產業轉移進一步深化,國內產業轉移步伐加快,沿海發達地區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源環境約束型產業、低附加值產業向外轉移,而中西部地區也將在符合國家政策的前提下,發揮比較優勢,承接產業轉移,產業梯度轉移將蓄勢形成推動鄉鎮企業發展新的動力。四是世界經濟復蘇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后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經濟形勢雖然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但是復蘇的趨勢比較明確,對于我國鄉鎮企業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和轉型升級營造了新的空間。 [12-24 15:08]

  主持人:我們有了困難和挑戰,又有了機遇,那就要制定一個目標。“十二五”時期鄉鎮企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 [12-24 15:09]

  盧永軍:“十二五”時期鄉鎮企業要根據“十一五”發展的基礎,根據鄉鎮企業發展的條件和能力,確定適當的增長目標。從總體目標來看,力爭增加值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長,2015年達到17.6萬億元。力爭工業增加值以年均9.6%左右的速度增長,2015年達到11.7萬億元。力爭出口交貨值以年均9%左右的速度增長,2015年達到5.4萬億元左右。力爭從業人員年均增加240萬人,2015年達到1.7億人以上。 [12-24 15:14]

  盧永軍:第二個是結構優化目標。區域結構優化目標。力爭中西部及東北地區鄉鎮企業增加值占全部鄉鎮企業增加值的比重年均上升0.8個百分點,2015年達到46%。產業結構優化目標。穩定第一產業,優化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力爭2015年鄉鎮企業第三產業的比重達到26%。第三個是技術進步目標。一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力爭2015年鄉鎮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和研發機構達到5萬個,規模鄉鎮企業勞動生產率、綜合能耗、物耗、環保等指標達到全國同行業的平均水平。二是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力爭到2015年,鄉鎮企業中大專以上學歷職工比重達到11%,具有初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比重達到12%左右,技術工人比重有顯著提高。 [12-24 15:16]

  主持人:“十二五”期間,鄉鎮企業的發展有沒有什么樣的具體任務? [12-24 15:17]

  盧永軍:在新的歷史時期,鄉鎮企業肩負的任務非常艱巨,也非常光榮。(一)推進結構調整,促進鄉鎮企業優化升級。1.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農產品產后儲藏、保鮮、烘干等產地初加工,切實解決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品質降低、產品增值低等問題,促進提質增效;穩步發展精深加工,引導在農產品優勢產區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形成產業集群,促進加工增值,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2.大力發展休閑農業。依托資源優勢,突出特色,拓展農業功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休閑農業相關服務業發展;加快制定行業標準,強化監督管理,引導休閑農業規范發展;積極開展休閑農業示范縣和示范點創建活動。 [12-24 15:18]

  盧永軍:3.鼓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鄉鎮企業涉足新興產業鏈條,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和扶持發展相關配套產業。4.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結合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科學規劃,促進鄉鎮企業向園區聚集,積極整合和規范發展各類產業集群。準確定位,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發揮大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大中小企業協作配套的發展格局。支持并通過鄉鎮企業核心產業、重點產業的發展,延長產業鏈條,帶動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加大產業集群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構建產業集群發展的支持體系。 [12-24 15:21]

  盧永軍:5.推進鄉鎮企業產業轉移與承接。按照“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崛起、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東部率先發展”等重大戰略的要求,推動區域結構調整,加快推進全國區域間產業轉移。東部地區注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部地區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西部地區注重對傳統產業的承接和改造提升,引導和鼓勵東部地區企業通過投資建廠、參股入股、收購兼并、技術轉讓等形式到中西部發展。中西部地區要改善投資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本地企業加強與引進產業的協作配套。繼續推進鄉鎮企業東西合作,舉辦經貿洽談活動,不斷創新鄉鎮企業東西合作思路,逐步建立鄉鎮企業區域間互相交流、互惠互利、協調發展的新機制。 [12-24 15:22]

  盧永軍:6.支持鄉鎮企業“走出去”。鼓勵支持有條件的鄉鎮企業到境外開展并購等投資業務,收購技術和品牌,帶動產品和服務出口。引導出口型鄉鎮企業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不斷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支持鄉鎮企業擴大自營出口,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附加值,積極開發適合國際市場的產品;支持鄉鎮企業發展跨國經營,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境外發展原料基地、開展加工貿易、設立研發和經貿機構。 [12-24 15:24]

  盧永軍:(二)推動科技進步,促進鄉鎮企業增長方式轉變。1.加快技術創新。支持鄉鎮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設備,研制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引導鄉鎮企業增加科技投入,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縮小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依托鄉鎮骨干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組建技術創新研發中心,加強產學研結合,注重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增強企業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能力,形成企業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 [12-24 15:25]

  盧永軍:2.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鄉鎮企業培訓機構的作用,廣泛采用網絡技術等手段,開展政策法規、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專業技能、客戶服務等各類培訓;引導和鼓勵各種教育力量開展鄉鎮企業創業輔導和培訓;建立全國鄉鎮企業人才庫,積極幫助鄉鎮企業選聘人才;支持引進吸收海外人才;培育和儲備鄉鎮企業高素質人才和適用人才資源。重點抓好新型企業家、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高素質技術工人等鄉鎮企業人才隊伍建設。 [12-24 15:25]

  盧永軍:3.加強管理創新。強化內部管理,注重引進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廣泛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引導鄉鎮企業推進戰略管理,找準市場定位,明確發展方向,提高企業長遠發展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推進國際管理體系認證。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法》,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標準,健全企業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切實消除安全隱患,保障職工人身安全。 [12-24 15:26]

  盧永軍:(三)發揮鄉鎮企業支撐作用,促進“三農”健康發展。1.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引導鄉鎮企業通過村企互動、以企帶村等多種形式,參與新農村建設。鼓勵鄉鎮企業投資農村交通、通訊、供水、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參與農民住宅投資建設,改善農村的居住條件;加強鄉鎮企業規劃布局,加大環保投入,開展清潔生產,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和鄉村面貌;培育先進企業文化,帶動農村民主政治、先進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2.參與現代農業建設。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強與合作社、農戶有效對接,完善利益聯接機制,積極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設施農業和高效農業,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開發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 [12-24 15:26]

  盧永軍:3.促進農民創業就業。大力發展各類農民創業和就業載體。扶持農村能人創業、農民工返鄉創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業,以創業促就業。充分挖掘縣域內就地就近轉移農村勞動力的潛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培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的增長點,促進農民就近轉移就業。降低創業門檻,為農村能人、回鄉農民工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業提供工商登記、土地使用、資金、技術、信息和財稅方面的政策支持。 [12-24 15:29]

  盧永軍:(四)實施節能減排,促進鄉鎮企業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1.節約利用資源。嚴格遵守國家土地使用政策和資源利用、能源消耗標準,減少資源消耗和浪費;統一規劃工業園區和產業集中區建設,改善工業空間布局,促進基礎設施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按照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鼓勵鄉鎮企業間資源循環利用。鼓勵專業服務機構為鄉鎮企業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設備租賃等服務。2.加強環境保護。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政策,遵守排污、治污、清潔生產和職業衛生標準,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堅決限制和淘汰資源消耗、污染大的鄉鎮企業。建設項目中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新建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保證投產項目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嚴格控制過剩產能和“兩高一資”行業盲目發展。對納入環境保護、節能節水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的投資項目,按規定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 [12-24 15:29]

  盧永軍:3.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積極應用節能降耗技術,促進重點節能減排技術和高效節能環保產品、設備在鄉鎮企業的推廣應用。大力開發低碳產品,從產品的設計開發、加工制造到報廢處理的各個環節,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實現污染控制和預防。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綜合運用金融、環保、土地、產業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落后技術、工藝、設備和產品,防止落后產能異地轉移。 [12-24 15:30]

  盧永軍:(五)完善服務機制,促進鄉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1.加強鄉鎮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與金融機構戰略合作,建立銀企合作、對接平臺,支持舉辦面向鄉鎮企業的銀企合作、對接活動,建設鄉鎮企業項目庫,開展證券融資培訓。引導鄉鎮企業通過上市、集合發債等多種直接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完善鄉鎮企業信用擔保制度,加快發展政策性和商業性信用中介服務機構,逐步建立鄉鎮企業信用證制度、評級發布制度和失信懲戒制度,開展對企業信用評級、集中授信,為鄉鎮企業提供評級授信、資產評估、貸款擔保、貸款支持“一條龍”服務。推進建立鄉鎮企業信用檔案試點工作,建立和完善鄉鎮企業信用檔案數據庫。 [12-24 15:30]

  盧永軍:2.加強鄉鎮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堅持自主創新,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鄉鎮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大整合資源,集中力量開展技術研發、轉化、推廣,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建設鄉鎮企業技術轉移和交易服務平臺,促進技術對接、診斷、咨詢,鼓勵和支持鄉鎮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申請發明專利和技術入股。鼓勵鄉鎮企業產業集群或園區建設技術服務平臺。3.加強鄉鎮企業培訓服務體系建設。發揮鄉鎮企業在職工培訓中的主體作用,依托各級鄉鎮企業培訓機構,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培訓資源,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培訓服務,為鄉鎮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實施鄉鎮企業“藍色證書”培訓工程,加強試點、示范,鼓勵藍色證書培訓與鄉鎮企業各類培訓緊密結合;開展農民工崗前培訓,促進農民創業、就業,開展在職培訓,提高鄉鎮企業素質和管理水平。積極推進鄉鎮企業職業技能開發,加快鄉鎮企業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體系建設,逐步建立鄉鎮企業產業集群、園區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的服務平臺,推動職業技能鑒定向企業延伸,促進職業技能鑒定的行業合作,圍繞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等農村二三產業的重點行業,積極開展農業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培訓與考核鑒定工作。 [12-24 15:31]

  盧永軍:4.加強鄉鎮企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加強鄉鎮企業統計信息直報系統建設,維護系統安全,完善鄉鎮企業統計信息數據庫,保證鄉鎮企業統計數據、信息安全性、及時性、準確性;加強鄉鎮企業運行監測,及時收集、分析、發布有關信息。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網上交易平臺,引導鄉鎮企業積極發展物聯網,促進企業開拓市場,降低交易成本。加強鄉鎮企業經貿促銷平臺建設,支持舉辦全國性、區域性經貿活動,引導鄉鎮企業采取多種方式建立市場營銷網絡。建立健全鄉鎮企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庫。 [12-24 15:31]

  盧永軍:5.加強鄉鎮企業創業輔導體系建設。在優勢農產品產業帶、休閑農業集聚區、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以返鄉農民工、農村能人等為對象,圍繞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加強農民創業輔導。積極培育創業主體,打造創業基地,加強規劃和建設,完善基地服務功能,為農民和返鄉農民工創業提供場所、共享設施和公共服務,將創業基地建成培育農民工創業、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承接產業區域轉移的發展平臺。積極發展信息服務、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管理咨詢和法律咨詢等各類創業輔導機構,建立農民創業項目庫,開展示范性創業培訓,提高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和水平。 [12-24 15:32]

  主持人:看來我們是真的把這些任務分得很細。我注意到局長在介紹這些任務的時候,有一個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在“十一五”和2011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都有哪些工作要做呢? [12-24 15:32]

  盧永軍:今后一段時期,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要圍繞提高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創新能力和整體技術水平,提高農產品產后處理、精深加工和資源綜合利用率水平,保障質量安全和提供有效服務,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啟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惠民工程。篩選、儲備一批初加工成熟適用技術及裝備,及時公布目錄及技術方案。征集、篩選產后處理和初加工等新技術,選擇重點地區進行示范推廣。爭取中央財政通過補助、補貼等轉移支付方式,立項支持產地初加工惠民工程,解決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品質和效益下降問題,實現減損提質增效。 [12-24 15:34]

  盧永軍:二是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完善研發中心管理辦法,提出研發分中心細化分類體系,積極組織對有關重大、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研究制定農產品加工業有關標準,認定一批農產品加工行業領軍企業。積極推進科企對接,解決企業發展中的一些常見問題,探索建立支持中小加工企業的工程師、技術員到高端領軍企業見習、輪訓制度。組織舉辦2-3個重點行業高端企業技術論壇。協調、爭取有關部門支持建立農產品加工行業重大科技項目儲備庫,完善有關評選、推薦、申報等程序辦法。三是啟動第二批農產品加工監測分析與預警報告。堅持全面性、準確性、權威性的標準,在第一批完成6個品種的基礎上,第二批再增加完成6個品種的監測分析與預警報告,同時,要進一步充實專家隊伍、完善制度方法、擴大社會影響,定期或不定期發布報告和預警信息,及時為政府決策和企業發展服務。 [12-24 15:34]

  盧永軍:四是加強農產品加工國際標準跟蹤平臺建設。在鞏固原有體系高效運轉的基礎上,重點建立東盟標準跟蹤渠道,跟蹤出口貿易量大的果蔬制品和水產品加工標準及相關政策。開展水產加工業標準專題和國際農產品標準框架體系及監管體制研究。高度重視信息分析和轉化,進一步提高報告質量,切實體現精準跟蹤、焦點跟蹤、系列跟蹤、對比跟蹤的要求。五是加強先進適用農產品加工技術推廣。加強與省級主管部門的密切聯系,采取多種形式,共同開展科研院所、研發中心與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的科企對接活動,加大對成熟適用技術和設施裝備的推廣力度;征集、篩選玉米產后干燥等技術,選擇重點地區進行示范推廣,進一步降低加工成本、提升產品品質,帶動企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12-24 15:35]

  主持人:從您剛才的介紹中,我聽到了休閑農業是農村和農業增長的新亮點。今后一個時期,休閑農業主要開展哪些工作? [12-24 15:36]

  盧永軍: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休閑農業,我簡單介紹一下它的概念。休閑農業是利用農村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園區等,結合農業生產經營、農村文化及農村、農民生活習俗,經過科學規劃、開發,為游人提供休閑、觀光、度假、體驗、娛樂、健身及教育、推廣、示范等多種服務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產業形態。休閑農業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橫跨一、二、三產業,把農業生產過程、自然生態、農村文化和農家生活等賦予了商品屬性。它源于農業、建在農村、惠及農民,能夠直接融通城鄉經濟文化、滿足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服務構建和諧社會全局,是新時期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有助于解決“三農”問題的朝陽產業。 [12-24 15:37]

  盧永軍:今后一個時期發展休閑農業,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發[2010]1號)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41號)文件精神,以拓展農業功能為目標,推動規范發展、擴大社會影響。通過休閑農業的發展,力爭把農業做成快樂的產業,把農村建成優美的家園,讓農民成為幸福的群體。一是實施休閑農業公共服務“進城入戶”工程。與農信通、中國移動等單位進行合作,以信息平臺建設為重點,全面啟動休閑農業信息進城入戶工程,為廣大市民提供休閑觀光信息,為廣大休閑農業經營者提供推介平臺。 [12-24 15:38]

  盧永軍:二是組織“中國最有魅力的休閑鄉村”評選活動。與人民網等單位合作,聯合主辦“魅力鄉村”評選活動。研究提出策劃方案,組織專家制定評選標準和評選辦法,并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組織網絡投票等形式,不斷擴大活動影響。通過評選活動,在全國樹立一批知名的、新農村建設較好的休閑農業典型“魅力鄉村”,建立完善休閑農業精品體系。 [12-24 15:39]

  盧永軍:三是開展第二批休閑農業示范創建和試點工作。繼續與國家旅游局聯合開展第二批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創建活動,探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律,創新體制機制,完善示范縣、示范點的建設標準,樹立特色鮮明、品牌著名的休閑農業典型。四是加強規范引導和人員培訓。出臺休閑農業“十二五”規劃,為全國休閑農業發展明確方向,做出布局指導。與旅游、餐飲、安全、加工等標準相銜接,探索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休閑農業標準體系。推動出臺和完善休閑農業財政、金融、稅收、用地等政策,引導休閑農業科學良性發展。組織編寫全國休閑農業管理人員管理培訓教材和休閑農業企業管理等教材,組織開展省、地(市)行政管理部門、規模以上的休閑農莊管理人員培訓。 [12-24 15:39]

  盧永軍:五是切實做好休閑農業基礎工作。進一步理順工作思路,健全工作體系。切實加強調查研究,摸清發展狀況,開展休閑農業重點調查。適時召開休閑農業發展經驗交流會。交流各地休閑農業發展經驗,推廣好的做法。 [12-24 15:40]

  主持人:農民的創業和就業一直以來就是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關注的問題。您作為農民創業部門的主管,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12-24 15:44]

  盧永軍:農民創業是中央非常重視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一批又一批農民進城入廠,在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一部分農民增長了才干,提高了技能,積累了經驗和財富,具備了自主創業的基本條件。從農民返鄉創業熱情高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可以預見,“十二五”時期是農民自主創業的高峰期。因此,我們要把扶持農民創業作為“十二五”的重要任務之一,加以謀劃推進。 [12-24 15:45]

  盧永軍:一要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主動協調各級財政加大對農民創業的支持力度,發揮公共財政的引導作用,化解農民創業資金短缺的難題,還要推動有關部門在企業登記、金融貸款、稅收管理、規費標準、市場準入、部門服務等方面降低門檻。二要抓好創業基地建設。采取政府引導扶持、鼓勵多方投資的方式,充分利用城鄉各類園區、規模較大的閑置廠房和場地、專業化市場等適合中小企業聚集創業的場所,建設具有滾動孵化功能的農民創業基地,為創業者提供場所,為創業服務打造載體。 [12-24 15:45]

  盧永軍:三要抓好創業服務。借鑒城市創業服務和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經驗和做法,從創業項目推介、創業輔導、技能培訓,政策、法律、管理咨詢,場地設施提供、證照辦理、金融信貸,到產品檢測、市場開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四要抓好典型引路。認真總結不同層面和類型的典型經驗,進行示范推廣,輻射帶動農民創業向深度、廣度發展。五要抓好規范提高。除在創業初期加強扶持外,還要注意幫助創辦起來的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技術難題和管理難題,增強抵御化解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率。 [12-24 15:46]

  主持人:今天我們從鄉鎮企業聊到了農產品加工,又從休閑農業聊到了農民的創業和就業,非常感謝您這么長時間的解讀,也感謝您來到我們演播室作客。在節目結束前,再跟網友說幾句話。 [12-24 15:48]

  盧永軍:非常感謝各位網友參與到節目中,也非常感謝社會各界對鄉鎮企業、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的關心支持,讓我們共同為三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謝謝大家! [12-24 15:49]

  主持人:對于鄉鎮企業和農民的關注,永遠是全社會的事,也衷心希望我們能夠共同努力,把農村變成優美的家園,把農民變成一個幸福的群體。感謝局長的作客,也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12-24 15:50]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 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 |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一级A中文子幕在线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