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京訊 低價體驗課是餡餅還是陷阱?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針對低價體驗課發表觀點,提醒廣大消費者要保持理性,挑選真正有價值、有質量的體驗課程。
近來,低價體驗課受到消費者歡迎,年輕一代也開始在閑暇時間涌向商場、俱樂部和工作室,趕著上低價體驗課。這些低價課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僅降低了體驗成本,還豐富了業余生活。
在相關電商APP上搜索發現,低價體驗課的領域廣、種類多,包括繪畫、音樂、舞蹈、視頻制作等,價格不同但總體都不高。一些消費者被“花小錢辦大事”的體驗感拉滿,也有部分消費者反映在體驗過程中遇到問題,如到店后被告知在線預約無效,到店需重新預約,排隊耗時久;由于客戶轉化率不高,機構缺乏提升課程質量的動力;有些課程還存在“帶貨”“賣貨”的情況。
江蘇省消保委認為,低價體驗課是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搭建一座雙向奔赴的橋梁,在盡可能降低消費者試錯成本的同時,為商家展示服務內容、推動品牌宣傳提供了途徑。商家圍繞“能不能留住體驗顧客變為長期顧客”而焦慮無可厚非,但是區別限制體驗學員、過度推銷則會引起消費者反感,應當通過高質量體驗課程積累銷量和好評,獲得更多曝光,進而持續吸引更多消費者。
江蘇省消保委建議商家在課程內容質量和服務水平方面下功夫,提供言之有物的課程內容,營造輕松愉悅的體驗環境,滿足消費者的期望值,激發消費者的“深造”興趣,變“流量”為“留量”。平臺要履行審查義務,上架相關內容時,提前審查商家教培資質,同時完善評價機制,通過開通舉報渠道等方式堵住“刷好評”的漏洞,讓評價回歸真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江蘇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保持理性,挑選真正有價值、有質量的體驗課程,從中發掘自身興趣愛好,確保時間和金錢得到合理的回報。
(薛晶晶)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