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右玉:一任接著一任干 接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接力棒

2024-06-18 07:50 來源: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魏金金)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山西右玉:一任接著一任干 接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接力棒

2024年06月18日 07:50   來源:中國經濟網   

  春末夏初,走進山西右玉,處處皆林海,滿眼是綠色:站在南山森林公園的四五道嶺觀景臺,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綠色和整齊劃一的南京小葉楊;走進黃沙灣,小葉楊、油松、樟子松隨著山坡延伸而去,一片生機盎然……

  這一幅幅綠色畫卷的背后是右玉人70多年來的生態堅守:是7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右玉人堅持植樹造林,在創造“荒漠變綠洲”生態奇跡的同時,也創造了“迎難而上、艱苦奮斗,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右玉精神”。

如今的右玉滿眼綠色,到處郁郁蔥蔥。中國經濟網記者楊秀峰攝

  昔日“不毛之地” 今朝“塞上綠洲”

  右玉縣位于晉蒙交界、毛烏素沙漠風口地帶,屬于海拔高、降水量少、無霜期短。新中國成立初期,森林覆蓋率不到0.3%,一年到頭,黃風肆虐,自然條件十分惡劣。“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白天點油燈,黑夜沙堵門。”百姓們傳唱的民謠勾勒出昔日右玉黃沙漫天的景象。

  1949年,第一任縣委書記張榮懷來到右玉,他和縣長江永濟一致認為,“人要在右玉生存,就得先讓樹在這里扎根”,于是開始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植樹。據《右玉縣綠化志》記載,從1950年春到1951年秋共造大片林1.6萬多畝,零星栽植楊樹達到169.37萬株。

  “9歲時我就和大人們一起去植樹了,經常由于風沙太大,白天栽的樹,晚上就被風刮走了。然后,第二次,第三次繼續種。等到結婚,有了孩子,就把孩子拴在窗戶棱上,然后帶著干糧就去種樹了。”王明花回憶道,當時在右玉,栽活一棵樹,真是比養活一個娃還難!

  如今在黃沙洼,還能看到過去植樹時留下的奇景:有的樹干被風沙埋了半截,仍然倔強生長,枝葉繁茂;有的樹根被大風刮露在外。“這些‘雙胞胎’、‘三胞胎’樹木都是當時為了有效防風固沙把幾棵樹種植在一起的”。右玉縣林業局一位干部指著多棵抱團樹告訴記者。

“雙胞胎”狀的樹木反映了上世紀右玉植樹造林條件的艱辛。中國經濟網記者楊秀峰攝

  王明花的經歷只是右玉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治沙造林的一個縮影。

  從1950年春到第二年秋天,張榮懷帶領右玉干部群眾造林2.4萬多畝,開啟了右玉人民戰黃沙、復綠化的不懈征程。此后的70多年來,右玉歷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一任接著一任、一屆接著一屆,連續規模植樹造林種草,右玉的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闖出了一條北方生態脆弱地區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森林覆蓋率提升為57%,被譽為“塞上綠洲”,并在2010年榮獲“聯合國最佳宜居生態縣”。

  其中,“十三五”以來,右玉每年以10萬畝以上的規模推進造林綠化,全縣林地面積達168.62萬畝,90%多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昔日的“不毛之地”已經變成“塞上綠洲”,成為人類生態史上的奇跡,并形成“右玉精神”。

  當地人欣喜地說:“以前是‘荒山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現在是‘林草遍地有,野兔到處跑’。”近年來,右玉縣先后榮獲三北防護林建設先進縣、全國治沙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國土綠化突出貢獻單位等國家級榮譽,成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縣域4A級旅游景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被選樹為全國5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縣市區之一,荒漠化防治入選《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集》。

  新時期科學營林讓右玉更綠

  上午九點,山西省桑干河楊樹豐產林實驗局梁家油坊中心林場保障性育苗基地,一套水肥一體化設備正在根據智能控制為幼苗灌溉、施肥。梁家油坊中心林場場長王廷軍向記者表示,近年來,右玉在植樹造林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不僅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也讓幼苗成長得更好。

  “我們小時候都是拿著饃饃、扛著鐵鍬去種樹。當時,缺錢也不能挑選樹苗,只能有什么種什么。哪里有風哪里栽,先讓局部綠起來。”右玉縣林業局干部程軍向記者介紹,如今植樹造林的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年來,針對干旱、多風、少雨、建設難度大的實際,右玉縣堅持生物多樣性、樹種適應性、林分穩定性、體系完備性,調整樹種結構,提高林分質量。與此同時,實施退化林分修復改造,培養功能完備的森林生態系統。 

  實際上,幾十年前,右玉人就在艱難的治沙戰役中,逐漸摸索出了適合半沙化土壤的科學營林方法——“穿靴、戴帽、貼封條、扎腰帶”。“穿靴”,就是在河岸邊,營造雁翅形護岸林;“戴帽”,就是在流動的沙丘上網狀開溝,秧苗結繩壓條固定沙丘;“扎腰帶”就是在半坡環造防風林帶;“貼封條”就是在侵蝕溝沿和風蝕殘堆上密植造林、種草,以后再不斷補植。

  面對干旱、多風、少雨等特殊的自然條件,右玉縣從造林方式、栽管模式、投入渠道等方面針對春季解凍遲、適宜植樹時間短的現狀,推行春秋兩季植樹,即秋季整地,來年春季土壤解凍后適時栽植。

  同時,右玉縣根據不同區域立地條件,采取“陽坡檸條陰坡松、溝底河岸沙棘林、通道村鎮栽楊柳、林中進草草間林”的栽種模式;針對風沙嚴重地帶、風蝕嚴重地區,堅持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綜合治理與全面開發相結合,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林木綠化率從不足0.3%提高到57%。同時,為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右玉堅持生態立縣,發揮生態優勢,整合國家級公益林、天保地方公益林、生態護林員等管護項目資金。

  新時期“興綠”文章這樣做

  良好的生態環境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植樹造林,一頭連著綠水青山,一頭連著金山銀山。

  李達窯鄉馬頭山村村民李云生從2002年開始,用16年時間植樹300萬棵樹。“生態環境好了,我又做起了生態養殖,養牛、養羊,效益好時一年有20多萬元收入。”李云生在自家承包的林地內指著一個水塘說:“我一直計劃著做生態旅游生意,那是我之前規劃的一個垂釣項目。”

  在黃沙洼,王明花指著密密麻麻的沙棘林向記者表示,這些都是當年為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種下的沙棘苗,如今已經成為當地百姓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王明花說,70多年的植樹造林,右玉的天藍了,水清了,老百姓也富起來了。

  “每年秋冬,很多農戶采摘沙棘果、剪枝條送給我們回收,可以賺五六萬元,帶動了很多農戶增收致富。”山西省右玉縣沙棘研究所所長曹滿向記者介紹道,沙棘產業不僅帶動了經濟發展,也帶動了農戶繼續參與到綠化中去。

沙棘產業已成右玉百姓的主要收入來源。中國經濟網記者楊秀峰攝

  目前,右玉已發展起12家沙棘加工企業,年產飲料、罐頭、原漿、果醬、酵素、沙棘油等各類產品3萬噸,年產值達2億元左右。不只是沙棘產業,右玉還形成了擁有75萬只羊、40萬畝小雜糧、4.2萬畝多樣化種植和20多家綠色農業龍頭企業的綠色產業體系。

  不僅如此,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右玉還建成了黃沙洼國家沙漠公園、南山森林公園等生態觀光旅游景區,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等文旅產業,成為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揚“右玉精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抓好“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扎實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引導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山西沿黃地區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

  如今,右玉正在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繼續接好綠色發展接力棒,穩步推進擴綠、持續推進減污、扎實推進降碳,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攻堅戰,為筑牢祖國北疆綠色新屏障多添綠。讓良好生態更好地支撐右玉高質量發展、更多造福右玉人民。(中國經濟網 記者楊秀峰 裴小閣 董家朋)

(責任編輯:魏金金)

精彩圖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 在线高清理伦片a | 天天噜天天视频在线高清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少妇 |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