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山牧海有“糧”策——福建牢記囑托踐行大食物觀的探索

2024-05-15 09:08 來源:光明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施曉娟)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耕山牧海有“糧”策——福建牢記囑托踐行大食物觀的探索

2024年05月15日 09:08   來源: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 馮家照 張詩瑤 高建進

  初夏時節,記者走進福建省寧德市三都澳海域,放眼望去,海面上的漁排鱗次櫛比,成千上萬個網箱連成一片,與數百個小木屋融為一體,宛如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城鎮,美輪美奐。晌午時分,辛勤的漁民正在漁排上勞作,水里的大黃魚時不時躍出水面吃食,好一番活潑熱鬧的景象。

  習近平總書記的大食物觀由來已久。“我在福建工作時,在山區干過,也在沿海干過。當時我就提出大食物觀,肉、蛋、禽、奶、魚、果、菌、茶……這些都是糧食啊。”從那時起,福建就開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耕山牧海,奏響山海之歌。

  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樹立大食物觀”,作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多年來,福建牢記總書記囑托,在大食物觀科學指引下,不斷探索創新,“糧”策百出,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糧食單產明顯提高,餐桌上的食物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元。

  1、開拓視野,走向產業化現代化發展之路

  從樸素認知到深刻領會,從滿足填飽肚子的要求到豐富餐桌食品的種類,福建對大食物觀的理解逐漸透徹:農業必須走向產業化、現代化之路。

  5月7日,福建南平建甌市東游鎮的萬畝鮮食玉米基地內,綠意盎然。田間,一株株玉米苗隨風舞動,泛起陣陣綠波。

  “這個是水果玉米,品種是泰鮮甜2號。可別小看它,這個品種畝產2800斤左右,小玉米養活了我們一家人呀!”種植戶葉性全告訴記者。

  “我的父親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種玉米。二十多年來,鮮食玉米的種植面積從20多畝發展到110多畝,玉米深加工也逐步發展起來。”葉性全說,按照“玉米—西瓜—玉米—花椰菜”的方式輪作,收入也越來越高。

  “如今,鎮里和葉性全一樣的玉米種植戶3000戶,復種面積5萬余畝。”東游鎮黨委書記林武俊對記者說,福建省現有鮮食玉米種業20余家,每年為全國市場提供200多萬公斤鮮食玉米良種。

  山區唱好山歌,海洋念好海經。在大食物觀的指引下,無論山間還是海邊,大農業發展如火如荼,一片繁榮。

  眼下,正是海帶豐收時節。在寧德市霞浦縣,滿載著海帶的大貨車一輛接一輛從港口碼頭開進各個海帶加工廠。在福建溢源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廠房內,工人們正熟練地給海帶“做造型”。只見他們用靈巧的手指一繞、一拉,原本長條狀的海帶就變身為一個個漂亮的海帶結。“這些海帶結,無論是鹽漬成菜,還是加工成即食小零食,都很受消費者歡迎。”該公司董事長蘇少華告訴記者。

  自20世紀50年代引進海帶種植技術以來,霞浦海帶已經逐漸成長為當地的優勢產業。2009年,霞浦縣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中國海帶之鄉”稱號。如今,全縣養殖海帶占海面積約30萬畝,產值約40億元,帶動當地20余萬人從事相關行業。

  “不僅如此,海帶還有凈化海水的功能。它能吸收近岸海水的富營養,讓水質更加清澈,間接帶動了其他海上養殖的發展。我們霞浦的大黃魚、鮑魚、海參都養得特別好!”據霞浦縣海洋漁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謝宇坪介紹,2023年該縣水產品產量504640噸,第一產業產值達155.16億元。

  2、靠山面海,構建多層次多元化食物產供體系

  福安葡萄、古田銀耳、閩清橄欖、詔安牡蠣、連江鮑魚、云霄枇杷……山海間獲得的特色農產品,讓福建人的“餐桌”更加豐富。

  在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杉洋村,一排排光伏菇棚鱗次櫛比,星羅棋布,走進一看,里面的景象讓記者眼前一亮。

  “在過去,傳統菇棚都是木頭建的,通風性差,菌菇在這種條件下生長容易得病,壞了一株,就會牽連全棚。如今的菇棚屋頂光伏發電,屋內恒溫恒濕種菇,這些‘小家伙’們生長環境變好了,長得也快了。”杉洋村村民余新考對記者說,去年村里的“光伏+”菇棚基地建成后,他立馬租用了兩個菇棚,累計種植8.5萬筒香菇。

  從傳統茅草菇棚到光伏菇棚,古田通過探索創新,精準聚焦產業發展。據統計,作為“中國食用菌之都”,2023年,古田縣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達255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至26299元。

  這只是福建構建多層次多元化食物產供體系的一個縮影。山的這一邊,“菇”香十里;海的那一邊,“魚”興百業。耕海牧漁的福建,正以工業化思維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將海上養殖區域從近岸向外海延伸。

  踏上位于福州市連江縣的深遠海養殖平臺“定海灣2號”,在碧波蕩漾的海上如履平地。“在這里,走路穩,養魚更穩!”現場管理人員盧統鋒介紹,“定海灣系列”養殖平臺具有自動旋轉功能,能有效防止藤壺等海洋生物對網箱的破壞。同時,平臺可抵御15級臺風,并配備實時影像和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所有數據均可無線傳輸到岸,一部手機就能隨時監測魚類生長情況及平臺運作狀況。

  “無需大量人力,即可輕松收魚,且深水海域水流大,藻類、浮游生物種類豐富,魚能夠在里面不斷地‘健身’。捕撈出來的深海野化魚,肉質更鮮美。”盧統鋒說,目前“定海灣2號”每年可野化養殖200噸大黃魚。

  隨著“乾動”“定海灣”“泰漁”等系列11個深遠海養殖平臺接連落戶,地處閩江、敖江入海口的連江定海灣,一躍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海上智慧生態牧場,年產優質魚類近2000噸。

  3、“糧”策百出,推動大食物觀向“新”求“質”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和吃得健康,福建的答卷是:政策支持和科技賦能。

  為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如何對產品進行溯源?“你的這個問題很簡單。就像這個牛奶,你一掃碼,就知道它的原料是哪里的,包裝是哪里生產的。”5月9日,在福州市鼓樓區一家超市內,工作人員林杰正在為記者答疑解惑。

  2017年,福建省啟動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作為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抓手,持續深化推進。“如今,我們建立了完備的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的政策制度、法規規章和技術標準。”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處處長陳圣楊對記者說,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臺匯聚了市場監管、農業農村、海洋漁業、林業、衛健、糧儲等多個部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數據,通過追溯碼,可以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信息全環節追溯。

  據統計,截至2024年4月底,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注冊食品生產經營主體31.75萬家,備案食品信息4924.66萬種,累計上傳追溯數據26.96億條,有效保障了餐桌上的安全。

  與此同時,隨著新技術不斷迭代與進步,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多元化,如各類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的菌菇,就深受大眾歡迎。

  時間回溯到20世紀80年代,福建山區栽培食用菌普遍以木材為原料,“要種菇就要砍樹”的觀念深入人心。為解決“菌林矛盾”,菌草技術的發明者、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林占熺開始試驗“以草代木”栽培研究。研究成功后,菌草技術迅速在福建應用推廣。

  有了菌草,食用菌就有了營養豐富、可再生且價格更低的菌棒原料,食用菌產業隨之迎來了發展高峰,至今已成為福建最具特色的優勢產業之一。2023年全省食用菌產量499.6萬噸(鮮重)、產值270.6億元。一朵朵形態各異的菌菇,不僅豐富了老百姓的餐桌,也鼓起了福建山區菇農的錢袋子。

  不僅如此,“以草代木”的菌草技術,還保住了福建的綠水青山,為福建深挖森林資源,發展林菌、林藥、林蜂、林禽、林畜、林油、林糧、林果等8個系列的森林食物,培育金線蓮、紫靈芝、鐵皮石斛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林下種植產業,留住了珍貴的資源庫。2023年,全省林下經濟利用面積3229萬畝、產值830億元。

  “現在,菌草產業已從‘以草代木’生產菌菇拓展到‘以草代煤’發電、‘以草代糧’發展畜牧業等6個領域12個產業。”林占熺說。如今,來自福建的小小菌草,作為大食物觀視野下的巨大成果,已走出國門,給世界許多國家的糧食生產帶來貢獻,成為造福全人類的“幸福草”。

  (本報記者 馮家照 張詩瑤 高建進)

(責任編輯:施曉娟)

精彩圖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阿v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 | 日本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国产精品人成电影 |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 在线视频不卡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