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調研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深入到寧波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一線。考察完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臻至”)生產車間,總書記臨上車時對工人們說:“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有活力、有靈性,有一股子精神,在你們企業身上也得到了體現。這么大的疫情發生了,我們的中小微企業還在迎難而上,還在自強不息發展。前景是樂觀的,祝你們一切都好!”
一年多來,以臻至為代表的寧波中小微企業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披荊斬棘,走出了一條破危之路:實現30%以上的增速,2020年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并帶動新能源汽配壓鑄模具行業生態發生巨變。
堅韌不拔,化危為機,臻至拼搏奮進的歷程帶給我們深刻啟示。
破市場之壓——
專注如一,敢拼敢創
臻至的車間里一片火熱景象。車間主步道盡頭,一臺全新的五軸深孔鉆連續工作多日,工人正熟練地控制著巨大的吊鉤。
“這里原是員工休息區,這一年多來,企業發展速度快,訂單做不過來,我們添置了2000多萬元新設備,車間能利用的空間全部用來放置機器。還有一些設備只好寄放在供貨廠家。”臻至總經理張群峰興奮地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我們的新工廠已經開工了,明年一季度就能搬進去,發展會再上一個大臺階!”
看著張群峰眼中光芒閃爍,想著這雙眼睛也曾黯淡。
——訂單突然沒有了。
2020年1月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像傾盆的冰雨,澆滅了節日的熱鬧,也冷卻了火熱的市場。
這個春節,張群峰過得焦心!反復琢磨著,訂單能不能保住?員工能不能回來?工廠還能不能開工?“新訂單減少了七八成,一度一個新訂單都沒有。”他回憶道。
2月2日,離開工前好多天,企業開視頻會議。“不能開工,那我們就先開會,各個組的經理把下面的人通知到。”張群峰的妻子、分管財務的副總經理劉瑾告訴記者,“公司出臺了規定,2月份總共正常的出勤沒幾天,但是算全勤,發全額工資。那員工都特別樂意啊,錢先拿到了,家里可以開支了,生活不受影響。”解了員工的急,穩了員工的心。能使出這招,得益于臻至多年良好經營的積累。“我們中小企業最重要的是良性資金鏈基礎,現在賬上的錢都是自己的,不是銀行貸款。”劉瑾自豪地說。
嚴峻疫情下要順利實現復工復產,必須各方合力打造一個強有力的支持系統。寧波市北侖區17年前首創、如今運行已經十分成熟的工業社區,在此時發揮了關鍵作用。“工業社區融合了園區與社區的理念和機制,就是為中小微企業做貼身服務的。”據北侖區靈峰工業社區黨委書記史孟艷介紹,轄區內的上下游配套企業組成“復工產業聯盟”,聯系區人社局調度大巴車遠赴各地,深入村鎮接員工返崗。與此同時,政府的稅收、房租、金融等多方面支持政策迅速到位。臻至成為首批產業鏈復工的企業之一,2020年2月17日,已恢復80%的產能。
一個多月后,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臻至生產線,為大家加油鼓勁,這是100多名員工做夢都想不到的。張群峰的信心更足了,他相信,難關一定會渡過,訂單一定會回來!
果然,2020年5月,臻至的訂單開始恢復,并逐月大幅增長,從“盼訂單”變為“選客戶”。
但市場對臻至這樣的中小企業的擠壓,從來沒有減輕過,反而在劇烈的產業變革與市場環境變化中越來越明顯。
模具,被稱為“工業之母”,處制造業上游。形象地說,產品都是模具生出來的“蛋”。
“模具變成量產的產品,工業產值可放大100倍。”原北侖區大碶高檔模具產業基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進元介紹,模具產業1億元產值可以帶動100億元下游工業產值。由于模具生產無法批量形成規模效益,所以一家單純做模具的企業,產值能到1億元就是很大的突破。
自上世紀60年代開辦第一個模具作坊以來,歷經純手工制造、半自動化、自動化、數字化的迭代,寧波市北侖區已發展成為“中國壓鑄模具之鄉”,中國壓鑄模具企業20強中,北侖就占據10席。而臻至所在的北侖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集聚了78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1家,2020年,園區產值實現200多億元,同比增長7%。
產業鏈在不斷壯大,激烈的競爭卻在加劇。一方面,知識產權問題和價格戰使臻至這樣專注原創的模具企業經常受到傷害。“首個原創模具當然是比較貴的,一些客戶需要若干個同款模具,為了省錢,就拿著我們交付的首個模具及圖紙,去找那些研發能力弱但也具備一定生產能力的企業,用很低的價格去復制生產。”劉瑾告訴記者,這樣的現實是臻至必須面對的。
另一方面,來自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的壓力日益增大。有的模具企業加速往下游走,獲取規模生產的更大效益。與臻至同一園區的一家上市公司按此發展路徑已實現產值近百億元。有的下游企業開始往上走,例如園區內一家生產后視鏡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就向產業鏈前端進軍,自己設立了模具開發部門,這勢必會擠壓上游模具企業的生存空間。
臻至面臨著要不要往下游走去收割高產值的誘惑,也面對著賽道上后來者的擠兌,如何突圍?
“臻至只做壓鑄模具。做最難做的,才擁有市場主導權!我們的定位是‘啃骨頭’。始終做到行業尖端,就不可能被淘汰。”張群峰這番話是臻至管理層的共識,也成為企業的信念。
專注如一,是臻至不變的選擇。“臻至從沒有涉足別的投資。哪怕是炒房最熱的時候,別說公司,就是我們個人都沒有去投,一門心思專注于制造模具。”劉瑾說。
敢拼敢闖,是浸入臻至骨子里的精神。“一直做前浪,就不會被后浪拍死。”和張群峰一起創業、分管技術的常務副總經理周金榮說。
一步一個腳印,臻至的每個發展節點都以啃下“硬骨頭”產品為刻度—
1999年,剛滿20歲的模具學徒張群峰請了本地師傅周金榮合伙創辦了臻至。兩個人加一個小工,共3人,敲敲打打生產熨斗、路燈等民用模具。
2002年,初涉縫紉機模具的臻至拿下一家日資企業的訂單,一炮打響,從此踏進工業模具領域,年產值從100多萬元增至1000多萬元。
2004年,臻至突破汽車小零件精密化模具的技術難關,正式進入汽配模具領域。隨后開發出手動變速箱模具,產品附加值大為增加。
2014年,臻至拿下為上汽配套的自動變速箱模具項目,在業界名聲大振。兩年后公司開始生產混動變速箱模具,年產值突破億元,闖過了模具企業的一個產值大關。
2019年起,臻至全面進入新能源汽配領域,從生產替代德國進口減震器模具,到為世界知名的新能源車企制造新品,挑戰一個又一個世界第一的超大超重汽配壓鑄模具。
“臻至22年來專注于模具這一件事。臻至不會去打價格戰,未來也不會向上下游做延伸。我們就是要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研發能力,不斷鞏固位于技術前端的地位。”張群峰堅定地說。時至今日,在臻至將近2億元的年產值中,60%是靠新產品創造的。
為獲得行業領先新品的模具訂單,臻至不惜自找苦吃,自擔風險。“壓鑄模具行業歷來都實行預付款制度,這是防范風險的普遍做法,是多少年沒變的行規。但是2019年,我們第一次放棄了這個規矩。那是首次和一家跨國公司合作生產減震器模具的時候,我們墊付了所有的前期成本。”周金榮說,事實證明,這一搏很值,是臻至跨進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關鍵一步。
堅持專注于“小眾”的模具行業,而且只做行業里的一個細分領域“壓鑄模具”,近年來又集中于做新能源汽配模具,臻至越做越“精”。2020年,臻至在車身結構件壓鑄模具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達到29%,居全國前三。
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寧波市副市長陳炳榮說:“寧波擁有一批像張群峰這樣長期專注細分領域、追求卓越的優秀企業家,致力于做深做專所在領域,具有工匠精神。特別智慧、特別敏銳、特別勤奮、特別低調、特別務實,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破技術之隘——
自強不息,臻于至善
全球科技創新已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面對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道道技術關隘,臻至所處的模具行業,如何在國際市場中保持領先的競爭力?
走進臻至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近3米高的大型聯動設備有序運作,數字化平臺上生產進度一目了然。
壓鑄模具涉及流體力學、材料學等諸多學科,是技術加人才的密集型產業。高溫金屬液體澆入模芯,形成工業成品,對模具的技術研發、工藝制造、使用壽命等要求很高。
寧波模具企業發端于上世紀60年代農村小作坊,張群峰、周金榮這樣的“70后”,基本沒上過大學,非科班出身,從學徒干起,由手工作業起步。
盡管起點低,臻至從一開始就心氣很高。
劉瑾說起當年和張群峰初次見面的情景:“我那時在銀行工作,同事介紹我們認識的,一見就印象很好,覺得他特別有精氣神。”
這種精氣神,吸引了劉瑾辭職和張群峰一起打拼,也正是這種精氣神,支撐著張群峰和創業伙伴們心懷夢想一路跋涉,愣是把一個手工作坊發展成為能與歐美同行同臺競爭的創新型企業。就在這一年多里,臻至在國際市場上打贏了三場技術攻堅戰。
獲勝的關鍵,在于臻至掌握了新能源汽車輕量化一體化車身結構件模具技術。
這項技術是硬啃下來的。
2019年底,臻至拿到一份國際領先新能源車企的模具訂單,生產一件重達80噸的車身結構件。這在世界上是頭一份。這家車企經過嚴格比選后,將訂單分成左右件,分別交給臻至與北侖另一家模具企業,各做一件。
“整幅模具重量達到80噸,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之前做過的最大重量也只有50噸。”周金榮說。
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變革突飛猛進。以前一個汽車構件由多個零部件做成,現在趨向一體化,就要把十幾個乃至幾十個小模具共同實現的功能集成在一個模具上,模具越做越大,動輒上百噸。模具變大并不是簡單重量相加,而是尺寸精度、密封水平、熱平衡處理等全方位的考驗。
這是新一輪的技術攀登,也是全新的事業藍海。張群峰帶領團隊夜以繼日,人員兩班倒,機器24小時不停。經過40余天的技術攻關,前后3次澆排試驗和3次熱平衡試驗,終于完成產品設計。
設計只是第一關,生產環節的制造、組裝,技術難題更多!單一個開孔,就令團隊一籌莫展。
生產組組長羅禮斌說:“為了澆鑄金屬液體,模具上要開孔,之前沒打過如此大尺寸的孔,打孔的刀具需要重新設計,孔的尺寸精度、材料硬度、表面光滑度都有新要求。”
“就像一個醫用注射器,內壁必須與推動器嚴絲合縫,才能保證液體不滲漏。模具孔位打不準,產品密封達不到要求,會造成飛邊。”羅禮斌打了個比喻。
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公司生產車間時,正值研發該模具的緊要關頭。近距離聆聽總書記重要講話,公司上下倍受鼓舞,煥發出超強的意志與激情,苦干攻關。為保證一次成功,公司專門花費幾十萬元買來同等材質的構件,經過上百次打孔模擬實驗,最終40余個打孔任務圓滿完成,產品如期交付。
戴著眼鏡、略顯靦腆的“80后”羅禮斌感觸良多,“這是我職業生涯里最艱難的一次技術攻關,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次”。
“這是汽車行業的一個顛覆性產品。”張群峰說,“鋁合金材質取代鋼鐵,一體化車身件取代數十個零部件的拼裝,重量減輕了三分之二,強度卻大大增加,對新能源汽車車身減重、里程續航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9月,臻至接到了一個130噸的大訂單。這一次,臻至不再是“二分之一”的接單者,而成為合作方的唯一選擇。
這是一個“半截子”項目。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歐美許多企業無法復工,汽車廠商將本由國外模具廠商制造、尚未完工的模具轉給臻至,工期只有15天。
拿到半成品才發現,模芯變形,尺寸有誤差,冷卻口被堵。和汽車廠商溝通,對方態度強硬,時間上不給任何寬限。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倒排工期,15天被精細地排成了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攻關表。每天夜里,張群峰和周金榮都是走得最晚的。“困難不是一星半點,連加工用的設備都成了問題,哪里去找能拼接130噸模具的合模機啊!”周金榮感慨要克服的技術難題太多,話語里卻更多是自豪,“可能真的只有我們中國人才能干。”疏通冷卻口,用熱處理工藝和數控技術加工螺紋……技術難點一個個被突破,最終產品按時發運。
“這套半成品模具是廠商空運來的,我們造好后再運回去。”周金榮感嘆說,廠商寧愿花和造價一樣的運費,漂洋過海來找中國企業,充分說明了中國企業的能力水平。
臻至過硬的技術水平和履約能力,使其獲得了該汽車廠商好幾套130噸的訂單。
這一回,臻至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全部自主獨立完成。臻至與世界頭部新能源車企的合作,在一年里連跨3個臺階,大踏步邁進新境界。
深耕創新,奮發圖強,不僅使臻至一步步打開新的市場空間,而且逐步改變了模具企業長期以來市場“話語權”弱小的局面。
寧波市北侖區壓鑄模具行業協會會長、君靈模具負責人姚賢君告訴記者,國內模具行業具有“一高一低”的特點,高是指技術要求高,低是指產業地位低。他苦笑著說:“模具企業一直以來就是被動等下游制造企業的訂單。”
而現在,臻至可以和整車廠商直接對話,參與汽車產品的前期設計研發,新品議價權和行業主導權都顯著提高。
“這一件模具的產值就是1000多萬元,幫助我們突破了行業天花板。此前模具企業產值最多做到2億元,現在像這樣的單品種就可以做到五六億元。”張群峰告訴記者,臻至正在準備開發150噸甚至200多噸的新品模具,“車商現在不僅付我們模具費,還付我們設計費。”
破人才之困——
立足現實,自主培養
張群峰十分羨慕一些歐美公司的員工大多擁有碩士學歷,而臻至連招到一個大學生都很費力,“廟小請不來大和尚”。
模具產業是一個智力密集型產業。客戶說,我要一個杯子,能榨果汁,還能加熱,模具設計師就要通過自己的空間想象力和工業設計能力,把客戶的功能需求變為產品。不夸張地說,模具企業每一個員工都是技術員。
在現階段,人才匱乏幾乎是國內所有中小微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面對的共同難題。
如何破解人才之困?立足現實,自主培養—臻至的實踐表明,只能走自主培養這條路!
“昨天還是農民,放下褲腳,今天就成了工人。”雖是戲言,但在寧波北侖模具行業中,沒有上過大學、沒有接受過科班訓練的老師傅數量龐大。事實上,對于許多技術工種而言,只要理念和培訓跟得上,老師傅一樣可以成為高端人才。
學徒出身的周金榮,原本就是鉗工。早年間在小作坊生產民用模具時,產品精度、創新能力的要求都很低,周金榮的鉗工水平足夠用。2006年,臻至開始與上汽、通用等品牌汽車廠商合作,首次生產手動變速箱模具,進入了完全陌生的領域。人才從哪里來?
只能邊干邊學。“我們請了老師每天晚上到臻至來培訓。白天我在車間里干活兒,琢磨新產品,一到晚上,就帶著紙筆、帶著工具拼命學習。”當時的情景,周金榮歷歷在目。
如今,周金榮的鉗工技術越來越嫻熟,研發新產品的能力也與日俱增,成為臻至重要的設計人才,多少回重大技術攻堅,都是他帶著員工打拼出來的。
與技術同等重要的是理念。“先進的設備、軟件花錢能買到,不同公司的產品差距究竟在哪里?”在技術骨干羅禮斌看來,99分和100分的差距有天壤之別。臻至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努力培養員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
目前,臻至的140余位員工中,28人擁有本科學歷,39人擁有大專學歷。面對公司的快速發展,這樣一支人才隊伍,無論從人數還是學歷構成上來講都有些捉襟見肘。
“說句實話,對于我們這樣的小企業來說,一本的畢業生我們招不到。怎么和外國企業競爭?還得靠自己培養,把二本的孩子培養成一流人才。”劉瑾說,臻至已經摸索出了一套針對新員工的培訓體系,編制了自己的專用教材,為新人量身定制培訓。
目不轉睛盯著屏幕,手中鼠標來回移動著,面孔白凈的云南小伙楊學畢正在電腦上熟練地操作3D造型軟件。
去年12月,剛剛走出校門的楊學畢來到了臻至。“學校學習的知識和實際工作差別挺大。為了讓我們盡快上崗,公司給我們配了技能導師,組織我們學習了十幾門課,包括2D、3D造型設計等。”楊學畢告訴記者,那段時間就像“打怪升級”一樣,每門課都要先學理論知識,然后到車間實操,通過測試后才可以進入下一門課。
“雖然收入不如快遞員,但我學到的本事誰都拿不走。入職前幾年,公司過幾個月就會調薪一次。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發展前景一定很好。”楊學畢臉上露出笑容。
“很多企業都想挖我們的員工。我們的普通員工出去都可以當生產組長。”劉瑾說,這也證明臻至的人才培養之路走對了。
現實中,對于很多中小微企業而言,招工是頭一道難題。“我們每周例會都在討論招人的事,臻至一年到頭都在招聘。即使如此,人才儲備還是不足。”周金榮說。
“我們中小企業想到高校開招聘會,連門都進不去。”劉瑾說。怎么辦?搭便車!北侖區人社局副局長陳劍君告訴記者,區里每年都會組織600家次企業赴全國80余所高校開展巡回引才活動,臻至是主動參與的企業之一,由此引進了多名緊缺技能人才。臻至還與北侖區人社局遴選出的誠信規范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合作,引進7名內蒙古民族大學機械學院的畢業生。楊學畢就是其中一個。
從仿制到原創,從跟跑到領跑,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變革,中小企業需要的高端人才從哪里來?臻至依托當地政府建立了強有力的“外腦支持”。
臻至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寧波創新研究院簽訂協議,專家團隊定期到車間幫扶指導,每年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陳成海告訴記者,“對研究院的經費支持,市財政拿大頭,臻至每年付幾十萬元的合作經費就能享受到頂級科研團隊的服務”。
“大型結構件壓鑄模具的研發制造,離不開北航在材料分析、力學分析等方面提供的技術支持,對我們幫助太大了!”說起院企合作的深度賦能,劉瑾有太多體會。從過去的星期天工程師,到后來飛地式研究團隊,再到現在導入產業技術研究院的高端創新資源,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對高端人才和技術的渴求。
張群峰笑著說:“我們已經做好了人才、技術、廠房等各方面的準備,明年會迎來井噴式增長。未來,我要把分廠開到海外去!”
臻至占地30畝的新廠房正在北侖靈峰現代產業園熱火朝天地建設。
寧波市委常委、北侖區委書記梁群告訴記者,靈峰現代產業園是為落實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而規劃建設的,為全省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探索新樣板,為新興產業發展探索新平臺,為工業園區治理探索新路徑。
臻至成為首批入園的企業,建設中的新廠房將是臻至創業以來的第三個廠址。
當要建靈峰現代產業園的消息傳到張群峰耳朵里時,他直呼“瞌睡遇到枕頭”。政府給出入園的條件是:年畝均稅收要達到65萬元至80萬元。
張群峰沒有絲毫猶豫。他有信心通過畝均稅收這道效益考核線。
“我們今年1月至9月的產值,已經是去年全年的水平,畝均稅收達到60萬元。”劉瑾拿著新廠房的規劃圖說,“建成后,這里將成為臻至高端大型模具生產基地,年銷售額將突破3億元,畝均稅收增加是肯定的。”
據了解,臻至2020年全年出口額達3690萬元,同比增長1072.17%。
2020年12月,臻至公司的車身結構件壓鑄模具入選寧波市第四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入駐新廠區以后,潛能得以充分釋放的臻至必將再次蝶變。
從一個叫做“塔峙岙”村的小山岙里租的一間閑置農舍,“出村入園”進入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園區,與幾十家模具同行比肩發展,共同撐起模具之都特色產業,再到向“高”而行,作為模范生進駐靈峰現代產業園,臻至的遷移史正是寧波眾多中小微企業腳踏實地、不斷發展的縮影。
對多年的從業感受,周金榮就用了一個字“苦”。“現在許多年輕人不愿做模具,還有一些人做出點成績就轉行去賺快錢,就是因為這個行業太苦。”
周金榮初中畢業就進入模具行業,在技術研發領域耕耘30余載。“今后也不會轉行,干這么長時間,有感情了,特別是每完成一個技術攻關后,有成就感!”周金榮說。
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劉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了企業的“心性”,她說,臻至對年輕員工的培訓,奮斗與情懷是最重要的一課。
“行業領先、臻于至善”,這是走進臻至廠區映入眼簾的8個醒目大字。
“臻就是到達美好境地,我們以此自我激勵,初心不渝、精益求精。”張群峰說,“習近平總書記來考察時,問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向總書記匯報,要做世界一流模具企業。”
走過萬水千山,仍需跋山涉水。張群峰說:“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