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小時候,老家過端午還真沒吃過粽子,都是吃糯米湯團。雖沒有吃粽子的記憶,過端午掛艾草、插菖蒲的印象卻極為深刻,故鄉的端午記憶就蘊藏在悠悠的艾草香里。菖蒲,別稱關公刀,辛烈芳香。
艾草,生于旱地;菖蒲,長于水中。
兒時,沒有人家會開辟出專門種艾草的地。多在菜園地的一角亦或是竹林邊栽上幾株,那艾草繁殖很快。頭年秋冬枯干的幾個茬子,待春雨瀟瀟一過,原先荒蕪的土地上到處葳蕤。一叢叢青青的艾蒿,葉片寬大,顏色翠綠,輕輕一撫,便散發著濃郁的草香,讓人歡喜。
到了五月,暑熱漸長,雨水充沛,那艾草更是瘋長起來。
菖蒲,則是隨處可見,田間水渠,門前池塘,都有。
民間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農村,過端午節是熱鬧而隆重的,親戚之間會相互走動,還有入口生香的咸鴨蛋吃。
頭天下午,父親挑著一擔水糞,母親提著草鐮刀、拎著菜籃子,一起上菜園。回來時,父親的手中多了一捆艾草還有菖蒲。母親的菜籃子里裝著莧菜、茄子、青椒、空心菜、西紅柿、黃瓜,還有瓠子。
端午一早,艾草和菖蒲被我和兩個姐姐綁成束掛在門環上、窗欞上,或被直接插在大門口的墻縫里。手上留有艾草、菖蒲那特殊的香味。家家門前都掛著艾草、插著關公刀,艾葉、菖蒲香滿堂,特殊的芳香彌漫在每家門口。淡淡的清香彌漫在童年的村莊里,飄散在端午的記憶中。
聽大人們說,掛艾草可以辟邪驅災、招福祛病,我追問根由,沒得到確切解釋。不過老家有句俚語:“端午不戴艾,出門死得快。”于是,總見著母親和嬸子們將艾葉用夾子別著,戴在頭上。我們小孩子也是摘幾片艾葉揣在衣兜里。
人們都說只有在端午那天采得的草藥煎煮的藥湯最有祛毒驅蚊的效果,什么“污穢臟氣”都給沖洗走了。正如此,端午一過,那些掛在門環、插在墻縫里的艾草被收集起來,裹成團團,放在鍋灶頂上。新生兒洗澡,成年男女結婚前洗澡,都要用艾水熏,這些裹成團的艾草便派上了用場。艾水熏腳,還可以止咳。
夏日夜晚,用火點燃這些風干的艾草還可以驅熏蚊蟲。
艾草,這種不起眼的植物并不是端午節的專屬。老家到了六七月,草木茂盛,空氣潮濕悶熱,蚊蟲亂飛,不小心就被叮出一個個紅疹,奇癢無比。這樣的天氣里,人人都汗水津津,濕熱襲身,偶爾暑熱患個頭疼感冒,總會讓人渾身乏力。于是,家家戶戶都差人到野外尋找那些茂盛的艾草,把割來的大把大把菖蒲和艾蒿等野草放到滾燙的大鍋里煎煮。草香四溢,熱氣騰騰。那藥水淋到身上,舒筋活絡,清熱止癢,非常舒服。
自離開老家住到城里后,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淡,對過節也沒有特別的歡欣?稍诙宋绻澾@幾天,我的心,總會被艾草的香味浸濕。
每年端午前一天,我總會隨愛人一道去趟菜市,在菜場一角尋找那長長的艾蒿和菖蒲。
我貪婪地嗅著那種特殊的香味,每每此時,闊別已久的回憶隨著艾蒿的余香從腦海深處浮現眼前。
隨著時間流逝,端午記憶在腦海中日漸零落,像碎片一樣難以拼湊,我卻唯獨對插艾習俗記憶猶新。
如今,采艾插艾的習俗依然還在,只是我已多年不在故鄉過端午。
端午艾草香,香滿了庭院,香滿了村莊。愿這古老的習俗如一道亮麗的風景,在村莊的歷史變革中永不變色。
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習俗幾乎是相同的,但對每個人來說端午節所帶來的感受和印象恐怕會不盡相同。而在作家筆下,端午節自然會有一番別樣的情調。
汪曾祺:
午飯要吃“十二紅”
談到作家中的“吃貨”,不得不提汪曾祺,他的作品中充滿了“中國味兒”,筆下的端午節也透著一股濃濃的“咸鴨蛋味兒”。在散文《端午的鴨蛋》中,汪曾祺通過對端午風俗的描寫和對家鄉高郵鴨蛋的介紹,表達出了對兒時生活的懷念以及對故鄉的熱愛之情。
“我的家鄉是水鄉。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后,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里出咸鴨蛋!’”汪曾祺對家鄉的咸鴨蛋贊不絕口“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除了談及家鄉特產咸鴨蛋,汪曾祺還在文中回憶了他小時候過端午的情形,其中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喝雄黃酒、午飯要吃“十二紅”等習俗均在文中有著細膩地描寫。
沈從文:
湘西有熱鬧的賽龍舟和捉鴨子
我國著名作家沈從文是湖南鳳凰縣人,在其代表作《邊城》中,就有對湘西小鎮端午節風俗人情的精彩描寫。婦女、小孩子端午節要穿新衣,額角用雄黃蘸酒畫王字,吃魚吃肉,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軍民自由下水捉鴨子……沈從文在《邊城》中的短文《端午日》中,描寫了極為熱鬧的端午節場面,展示了茶峒人同慶端午的淳樸民風。
梁實秋:
端午節叫“粽子節”比較親切
在老一輩文學家梁實秋的散文集《雅舍談吃》中,不僅描寫了各種珍饈,即便是菠菜、茄子之類的家常小菜,也寫得有色有味。談及端午,作為“吃貨”的梁實秋更是直接把它定義成了“粽子節”。
張恨水:
“粽”有“高中”的好彩頭
“粽”與“中”諧音,自古以來就有“高中”的好彩頭。端午節正值畢業季,小小的粽子飽含著父母對子女殷切的期盼。張恨水在《現代青年》一文中,也描寫了一段有關粽子的故事。
蘇童:
懷念祖母包粽子
蘇童在《祖母的季節》一文中,深情回憶起了祖母去世前不停的包粽子的往事,“祖母坐在后門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幾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祖母貧苦一生,留給孩子的東西,也不過是一捆一捆的舊粽葉,掛在門楣上沙沙沙地響。
遲子建:
童年曾對端午節傳說心生疑惑
女作家的筆下的端午節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在遲子建的《故鄉的吃食》一文中,寫到了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以及粽子有甜、咸兩種口味。在寫到自己聽父親講解端午節有關屈原的傳說時,她還曾心生疑惑:“你們憑什么認為魚吃了粽子后就不會去吃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