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演出公司斷奶倒閉 演出業大浪淘沙勢在必行

  自8月12日,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審計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發出《關于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通知》后,不僅各大衛視紛紛響應,停辦“燒錢”晚會演出,許多節會慶典也紛紛瘦身,簡化開閉幕式等,這些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行動受到群眾的好評。與之相對,演藝娛樂業卻因此受到較大沖擊,有調查顯示,受此影響,明星身價下跌20%,一些小型商演公司被迫提前“冬眠”,演出行業(不包括明星演唱會)已有超萬家演出公司倒閉。中國經濟網小編在此帶領各位網友梳理一下節儉令影響下我國演藝市場的變化。        

  奢靡演出受到遏制 萬家演出公司倒閉

  近日,一臺斥資上千萬元,邀請了國內某知名電視臺組織,互動隊伍高達4000人,表演方陣800人的晚會,在演出前一天被緊急叫停。知情人士透露,這樣的演出晚會,耗資巨大,光盒飯一天就吃掉數十萬元,籌備晚會的資金基本上都已經投入,緊急叫停后,主辦方包括承辦方的演出公司損失慘重。“本來敲定2000萬元的費用,最終僅拿到1000萬元,而所有投資、準備基本上都已經到位。”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有業內資深人士透露,數月來,一些以前依附于“三公消費”的演出公司要么縮減經費,要么停業,有的甚至出現了倒閉。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晚會等演出行業極為分散,大到一些城市舉辦的大型晚會,小到一些鄉鎮舉辦的微型演出都會有不同的公司承辦,此前該行業起碼有一半以上的市場是由政府包括國有企業埋單。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市場預計有數十萬家演出公司,在中央限制“三公消費”等政策影響下,該行業受沖擊非常大,因為很難統計倒閉企業的數量,起碼已有上萬家企業倒閉或者停業。   

  多部委聯合發文制止豪華鋪張 提倡節儉辦晚會

  自8月12日,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審計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發出《關于制止豪華鋪張、提倡節儉辦晚會的通知》,指出文藝晚會包括節慶演出過多過濫,存在一味追求大場面、大舞美、大制作、奢華浪費、競相攀比等不良現象。特別是財政出資或攤派資金舉辦的晚會,容易助長不正之風,損害黨和政府形象,群眾意見很大。通知還要求要加強對文藝晚會的監督檢查,強調要營造節儉辦晚會的良好氣氛。

  各衛視回應節儉令 演出市場整體下降至少三成

  節儉令出臺后,各有關單位紛紛響應。第十二屆全運會開幕式一改慣例,在下午舉辦,不放煙花、不搞大型演出、不請明星大腕;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宣布將取消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代之以16分鐘的開場儀式和在劇院演出一臺藝術節重點劇目;中國舞蹈家協會取消“淮南國際少兒藝術節”、“龍船調藝術節”、“中國花鼓燈藝術節”等節慶晚會演出;中國視協決定第八屆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表彰頒獎活動將以獲獎者“送歡樂、下基層”慰問的方式取代頒獎晚會。

  更為一般觀眾所熟悉的是電視臺播出的晚會。這其中,中央電視臺的舉動無疑最令人關注。央視負責人則表示,今年9月至12月將減少播出17項晚會類節目,占原計劃50%左右;明年減少播出56項晚會類節目,占以往播出量的60%左右。各地方衛視也有明顯舉動:安徽衛視的“2013亞洲偶像盛典”壓縮時長、延期播出,而且改掉“盛典”的主題;浙江衛視的改版5周年慶典停辦;北京電視臺取消重陽節晚會,中秋節改為“特別節目”。根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文化部、教育部、公安部、農業部等各大部委在內,近期合計將減少晚會和大型頒獎、慶祝活動等60余臺。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和以前比,政府晚會少了近80%,演出市場已經整體下降至少三成。

  2010年各地辦慶典一年曾超40億 如今能省不少錢

  據統計,2010年全國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中央機關共舉辦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8735個,開支經費約40.54億元。

  那么節儉令下發后能省下多少錢?僅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的就節約了5000多萬。其官方網站顯示,原計劃的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需開支5881萬元,取而代之的16分鐘開場儀式總投資不足100萬元。至于電視晚會,有專家曾算了一筆賬:從元旦前后到元宵節,“上星”的晚會有40多臺,一臺晚會最低成本1000萬元,總共成本達5億元。今后,這類錢能省下不少。

  地方政府熱衷辦會 商業演出也受影響 演出市場畸形發展

  到底是什么支撐著各地對大型演出活動的熱情?一位演出活動業觀察人士表示,不少地方以促進當地旅游或文化等產業發展為理由,斥巨資舉辦晚會。而事實上,這些地區很多都是貧困落后區域,亟待將有限的財政投入到民生領域,卻往往將數千萬元財政費用投入到一場場對當地經濟促進意義不大的晚會中去。一位長期負責晚會活動承辦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地方出手大方,完全不按照市場規律出價。打個比方,某領導要求某個自己喜愛的明星來參加,下面的人就會不惜代價將該明星請來。此外,還有很多演出公司憑借政府關系獨攬當地每年的所有晚會、文藝演出活動,獲利頗豐,一些正規的演出公司開出再好的條件也很難獲得承辦權。政府不計成本辦晚會造成了明星出場費等演出行業成本居高不下,演出活動行業從本來依賴企業活動市場為主的模式轉變成政府主導演出活動市場為主,而大量的地方政府演出活動造就了近千億元的市場規模。

  此外,一些旅游城市的旅游演出也受到節儉令的沖擊,近期在一個關于旅游城市的調研發現,團隊旅游下滑了近六成,主要是受到中央對“三公消費”的限制,這也進一步打擊了當地旅游景點的演出市場。主營《印象·劉三姐》的桂林廣維文華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財務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份,公司營收和凈利僅達到去年全年數據的三分之一。陳少峰表示,《印象·劉三姐》業績的下滑很可能與中央年初以來一系列限制“三公消費”、反腐倡廉等政策有關。

  晚會市場大洗牌 文化企業轉戰新陣地

  首先被洗牌的是大小明星。當下,港臺一線明星出場費大約100萬元,內地一線明星大約80萬元到100萬元,二線藝人50萬元到70萬元,久未露面的二三線歌手,報價也在三四十萬元,國際知名歌星可達300萬元至500萬元。大型演出的急劇減少,導致他們收入減少是理所當然,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轉投影視行當。

  其次是演出商。全國每年舉辦的投資超過千萬元的晚會超過千場,這些大型晚會中,絕大多數都有地方財政或者國有資產的影子,也不乏“公款追星”的地方領導。一臺成本幾百萬元的晚會,演出的中間商伸手索要上千萬元不稀奇,如今,演出商斷了“財路”。

  燈光舞美服裝化妝伴舞等行業目前也有人在想改弦更張的事。打造豪華場面,他們曾經是“主力軍”,但現在賺錢沒那么容易了。

  為了維持經營,很多演出公司紛紛轉戰新陣地。漢源文化總監郁建明就表示:“以前政府商演模式,風險最小也最賺錢。政府或知名國企牽頭,招商冠名企業不用愁,經紀公司拿到的收入都很固定。但現在只能重新開拓疆土。上半年忙于開畫廊、投資非遺文化領域等項目,沒接一場演唱會和政府商演。文化傳媒這塊,值得嘗試的其實不少。”

  文藝演出高票價,令普通市民難以招架。而舉辦票價相對便宜的主題音樂節,也漸漸成為了演藝經紀公司的加碼重心。“受到場地座位局限因素較少,票價更為便宜,雖然總收入不及演唱會,但資金較少投入,嘗試主題音樂節反響不錯。今年上半年,組織的汽車主題音樂節,初步形成了較穩定的盈利模式,加大這塊投入已列入明年公司發展的計劃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經紀公司總經理說。 

  結語:過度依賴政府催生出來的演出行業,有違文化客觀規律,并非靠文化產品與服務取勝畸形的發展格局,扭曲了文化生產與服務。這種倒逼式的做法,讓市場逐步恢復了理性。演出行業回歸到文化市場內,自然會加劇現有競爭,在轉型突圍中激發出活力,帶動文化創新,謀得生機。小編認為,不拼明星,晚會一樣可以好看,各大衛視可以在晚會創意方面多下功夫,吸引觀眾。馮導的2014年春晚第一次節目審查已經舉行,小編希望可以在今年的大年三十兒看到不拼大牌,更有創意,更貼近百姓生活的表演。 

(責任編輯:于小薇)
編輯推薦
==>> 文化傳媒產業券商報告(20131021-20131027) ==>> 中國文娛企業50強中43%都是"影視娛樂" ==>> 東方明珠加碼文化產業 上海自貿區提供平臺支持
投稿:wenhua@ce.cn

歡迎郵箱投稿! 亦可直接 聯系我們

如何訂閱?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賬號:中經網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添加朋友→搜號碼:cewenhua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 | 亚卅日韩久久影视观看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永久 | 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