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7月14日,搭乘幸福航空公司的武漢-西安JR1538航班的7名旅客,因載重過量原因,經過協商,最終走出了客艙,搭乘后續航班飛到西安。
這幾天在網上有很多人對這一起新聞事件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焦點多集中在“飛機上多幾個人,多幾百公斤就真的不能起飛了嗎?”類似這樣的問題上。
作為一名飛行員,我希望能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一下“飛機為什么不能超重起飛”的原因。
首先,我要感謝這7名旅客對于航空公司的理解,對飛行安全的重視,以及一種顧全大局的犧牲精神。當然,我是堅決反對通過犧牲個人的利益從而達到某種“和諧”的目的,真正的和諧只有通過不斷的解決問題才能達到。所以,在我看來,理解和有效的溝通是解決問題的基礎。
其次,我來說說飛機為什么“超重”就不能起飛的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開一個4.0排量的越野車和開一輛1.3排量的小轎車去翻同一個山頭,效果會一樣嗎?
這是從發動機的馬力方面來說明不同的飛機對于載重量的要求都是不同的,事實上,影響飛機起飛重量的原因還有很多,譬如說高溫高原機場由于空氣稀薄會造成發動機馬力不足,在超過起飛限重的情況下就需要對飛機進行減載。譬如說在一些山區機場起飛,由于地形以及單發(一臺發動機失效)的限制,此時飛機的起飛重量與平原地區會相差很多。
最后我想說的是,進行有效的溝通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進行“換位思考”。站在航空公司的角度去想,航空公司是一個企業,是企業就必須要考慮經濟利益,那么就沒有道理說“有錢不去掙”(多拉一名旅客就多掙一份錢),然而為什么會出現“請旅客下機從而達到減載目的”的事件呢?這里就要說到飛行員的規章意識和安全意識了,的確,飛行員是保證飛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關口,在此,我也要向此次事件中嚴格執行手冊和規章的飛行同行們致以敬意!
同時,站在旅客的角度上去想,我認為此次事件中還有很多不足的方面需要相關部門去學習和改善。比如說配載部門是否對各機型的起飛性能有了一個全面的掌握,以及是否事先和機組進行過溝通?比如說地服人員是否進行過處理類似事件的培訓?總之只有一點,通過努力,盡可能的避免旅客登機后又被“請下飛機”的事件再次發生,或是說旅客“被請下飛機”后還想不通自己“為什么要被請下飛機”。
通過這些年的飛行我總結出一點,要想飛行的更順心(無論是開飛機的還是坐飛機的),“換位思考”很重要!(張海騰)